先行打发几名可靠的小厮、护院过去看守,丫环婆子暂不动。
原宅仆役,一切听从贾敏安排,不可擅动。
并再三叮嘱秋纹,务必密切关注林府动向,一切以安全为上,遇有难决之事,多与文嬷嬷商议。
将这两封承载着沉重希望与无奈的信件送走后,仿佛也抽走了她大半心力。
然而,时节不等人,无论她内心如何焦灼彷徨,北地的年关依旧带着它特有的热闹与繁忙,扑面而来。
府内府外,全然是另一番景象。
今年风调雨顺,加之林望舒经营得法,无论是她自己的私产,还是王家的公中产业,皆迎来了一个罕见的丰收年。
望舒名下那二十亩庄子,粮食满仓自不必说。
试种的草药也有了像样的收成,炮制好后,品质上乘,除自用外,售卖所得竟比寻常庄稼高出数倍。
庄户们得了丰厚赏赐,家家户户忙着杀猪宰羊,准备过年,脸上尽是满足的笑容。
城中的铺子更是红火得令人侧目。
“清凉居”虽天冷,热饮子与点心却卖得脱销;
“南北酒楼”日日客满,宴席预定已排到正月十五,吴氏新酿的“烧春”酒被杨彪赞过之后,更成了军中及富户争相订购的紧俏货;
胭脂铺子推出的年节限定妆粉、口脂套装,早已被各家女眷抢购一空。
与王孟氏合作的邻镇生意,利润分成亦是可观,乐得三堂婶见牙不见眼。
王家公中的田庄铺面,在望舒协理下,收益亦比往年翻了一番。
周氏看着账面上那惊人的数字,又看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年货、各庄子铺子孝敬上来的土仪,心中慰藉无比,对儿媳更是信赖有加。
林望舒虽心系扬州,却也知此刻稳定人心、论功行赏至关重要。
她与周氏商议后,出手极为大方。府中上下仆役,依照等级差事,皆得了厚厚的红封,外加一套新衣料、一方好肉。
铺子里的掌柜、伙计,庄子上的管事、庄户,除了固定的花红,更有额外的赏银,业绩出众者,更是得了沉甸甸的银锭子。
赵猛、抚剑、青溪、何伯等心腹之人,赏赐尤为丰厚,不仅有银钱,更有上用的绸缎、药材或精巧器物。
就连族长府上和老王妃安平郡主处,望舒也备了极其丰厚的年礼送去,既是孝敬,也是维系。
族长见了那满满的年礼,捋着胡子连连称好。
郡主虽什么都不缺,但对望舒这份不忘根本的心意,也颇为受用。
大堂伯王巡抚也从省府回来过年,对望舒这个能干又知进退的侄媳妇更是高看一眼。
二房的人见了这般光景,眼热不已,先前那点小心思早已抛到九霄云外,只寻着机会便来奉承讨好。
王煜因身份问题不喜二房众人,每每他们来访,总要借故躲开。
望舒体谅孩子心思,但凡与二房应酬,必挑王煜不在跟前的时候。
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后,年味便一日浓过一日。扫尘、祭祖、写春联、剪窗花、备年货、制新衣……
千户府内外忙得脚不沾地,却也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各铺子也推出了各种年关促销,买赠、折扣,引得城中百姓争相采买,一派盛世丰年的景象。
王煜和黎小昕穿着簇新的锦缎棉袍,拿着塞得鼓鼓囊囊的压岁荷包,在院子里追逐嬉闹,那清脆的笑声暂时驱散了望舒眉间的忧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