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怕你成为一种无法复制、也无法替代的——制度繁殖体。”
全屋鸦雀无声。
那一刻,众人才真正明白,这场仗,不再是田地上的分红,不再是轮岗上的冲突,不再是代表选举的摩擦。
这是——体制边界的攻防战。
“那你说怎么办?”张浩低声问。
陈鹏飞终于站起来,走到蜂窝主图谱前,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节点:
“我们打的不是官司,是时间。”
“他们要收,是因为现在我们‘还没来得及全面播种’。”
“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,就是——趁他们还没搞懂怎么捆我们之前,把我们这套制度的根,全埋进中国的每一个村。”
“这不是扩张,是播撒。”
“只要制度根在,哪怕我们以后不叫蜂窝,别人也能沿着这套制度,再活出来。”
张玉英明白了:“你是要我们主动把制度——撒出去?”
“对。”
陈鹏飞眼神冷峻:
“启动‘制度散点播撒行动’,代号——野火计划。”
林璐璐几秒钟内调出平台执行界面,刷出五个关键词:
?制度简化版模板;
?离线执行包;
?匿名参与入口;
?模糊归属区块;
?自生自灭式制度演化追踪器。
张浩几乎热血沸腾:“意思是,我们接下来——不认谁是蜂窝,只认谁用了我们这套方法。”
陈鹏飞点头:“他们想编号?我们就把编号打散。”
“以后谁用制度议事、谁写失败档案、谁贴草稿公告、谁开共议会,我们都认。”
“哪怕他压根不叫蜂窝。”
“因为制度不归名,制度归——人。”
那一夜,蜂窝平台匿名上传端口全线开放,任何村、任何人,不论是否加入平台、是否公开身份,只要使用蜂窝机制架构运行制度,都可自动接入系统追踪模块。
蜂窝制度,开始了史上第一次**“无名扩散”**。
不再标旗帜,不再留名号,只留下方法、表格、工具、指南、失败案例。
这套制度,开始潜入中国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。
就像一场无声的播种。
就像一场,不许被编号的春天。
“野火计划”启动后的第一个月,蜂窝平台内部陷入一场奇异的寂静。
没有数据爆炸,没有话题热搜,也没有新增节点的公告。
一切仿佛归于沉默。
有人担心:“这是不是失效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