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至于那吕布……暂且避其锋芒。待袁绍等诸侯大军到来,让他们先去会会这‘飞将’的锋芒吧!”
随即话锋一转,目光锐利地看向赵云:“阳谷那边,情形如何?”
赵云立刻回道:“阳谷守军不足两千。然其城依山而建,地势险峻,易守难攻。
尤其通往城关的道路狭窄异常,大军难以展开,强攻必然损失惨重。”
张铮闻言,嘴角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:“原来如此!我说吕布怎敢在阳谷只放区区两千人马,原是仗着地势,想据险而守,拖延消耗我军。”
霍然起身,神色转为果决:“哼,区区阳谷关,还挡不住我并州军的脚步!传令下去:全军早饭后即刻拔营!除留一营人马驻守流县,接应后续联军主力,其余各营,随我直扑阳谷关!”
赵云微露讶色:
“早饭后就出发?大军是否……还需再休整数日?”
张铮摆手,语气不容置疑:“不必!拿下阳谷关后,我军便在那里休整,静候联军主力。”
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,补充道:“若等袁绍那群伪君子到了,见我等滞留不前,必又污我畏战不前,徒生口舌是非!此时,还不是与他们翻脸的时候。”
赵云心领神会,肃然抱拳:“末将明白!这便去传令各营,即刻备战!”
说罢,他抹了抹嘴,搁下碗筷,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县衙传令去了。
未几,各营兵马已整备完毕。在张铮、赵云、徐晃的率领下,大军浩浩荡荡,旗帜招展,向阳谷关方向进发。
大军行军一日,至一处开阔小平原,遂安营扎寨,埋锅造饭。赵云安顿好军务,快步走入张铮帅帐,面色凝重地禀报:“大人,阳谷关军情有变!”
张铮正俯身查看地图,闻言立刻抬头:
“哦?有何变故?”
赵云语速稍快:
“据最新斥候回报,约莫半日前,一支约三千人的军马,已疾驰进驻阳谷关!其所打旗号——乃是一个‘华’字!”
“‘华’?”
张铮眉头微蹙,*在记忆中迅速搜寻,片刻后猛地一拍额头:“姓华……必是那华雄!”
赵云眼中带着询问:“华雄?此人……末将未曾听闻其名。”
张铮嘴角露出一丝了然,分析道:
“华雄乃西凉人,是董卓心腹亲信。此人也算一员虎将,骁勇善战,然其生性鲁莽,有勇无谋!不足为虑。”
赵云闻言,不禁感叹:“董卓麾下,倒真是人才济济。”
张铮直起身,目光深邃:“董卓此人,少年时便以豪强闻名陇西,从一介边郡小吏,一路搏杀至今日权倾朝野、挟制天子的地步……若无过人手段,岂能有此局面?”
他随即摆摆手,将话题拉回正轨:
“罢了,董卓之事暂且不提。我军距阳谷关,
尚余多少路程?”
赵云迅速答道:“再有一日半行程,
便可抵达关下。”
张铮颔首,决断道:“好。传令全军,今夜就在此地好生休整。养精蓄锐,明日再行开拔!”
“是!末将明白!”
赵云肃然领命,转身出帐安排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