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9小说网

669小说网>大秦: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> 第734集 异地遇阻地方势力不配合(第1页)

第734集 异地遇阻地方势力不配合(第1页)

第一章:西进启新程

2005年深秋,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,寒意裹挟着细雨扑面而来。林舟裹紧风衣,目光穿过雨幕,落在接机口举着“林氏集团”牌子的年轻人身上——那是集团新派驻成都的项目协调员周明,一个刚从西南交大毕业的本地小伙子,脸上还带着未脱的青涩。

“林总,一路辛苦了!”周明接过行李箱,语气里满是紧张,“冷链仓项目的地块已经初步勘测定界完成,按计划下周就能提交用地预审申请。不过……”他顿了顿,眉头不自觉皱起,“昨天我去区自然资源局对接,办事窗口的李科长说,咱们的项目得先跟‘蓉城物流’的王总沟通,不然预审材料可能‘走流程’会慢些。”

林舟脚步一顿,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搜索“蓉城物流”——这家企业在成都本地物流圈盘踞多年,创始人王建军早年靠运输起家,据说在双流区有不少人脉。“王建军跟自然资源局是什么关系?”他问。周明压低声音:“听局里的人私下说,李科长以前在蓉城物流做过行政,而且王总手里还握着另外两块适合建冷链仓的地块,一直没开发,像是在等机会。”

车窗外,雨势渐大,道路两旁的银杏树叶子被打落,铺满湿漉漉的人行道。林舟望着窗外掠过的“双流区现代物流产业园”指示牌,手指轻轻敲击膝盖:“明天上午安排我见王建军,另外,让陈默把成都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再细化一下,重点标注咱们能给本地带来的就业岗位和税收贡献——既然要谈,就得拿出足够的诚意,也得让对方知道,咱们不是来抢蛋糕的,是来一起把蛋糕做大的。”

第二天上午,蓉城物流的办公楼里,王建军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,手指夹着雪茄,目光审视着对面的林舟。他身材微胖,脖子上挂着粗金链,说话带着明显的四川口音:“林总,你们林氏在东部做得大,这我知道,但成都不是海城,咱们这儿的规矩,得按本地的来。”他吐出一口烟圈,慢悠悠地说,“你们要建冷链仓的那块地,旁边就是我手里的地块,要是你们执意要建,我这儿还有个‘小要求’——冷链仓建成后,得把30%的仓储份额留给蓉城物流,而且本地的运输业务,必须交给我指定的车队。”

林舟端起茶杯,指尖拂过温热的杯壁,脸上依旧带着微笑:“王总,共享仓储资源没问题,但30%的份额太多了,咱们可以先从15%开始合作,后续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再调整。至于运输车队,林氏有自己的物流标准,要是您的车队能达到咱们的时效和安全要求,我们当然愿意合作,但得通过公开招标来定,这既是对项目负责,也是对您的车队负责。”

王建军脸色一沉,把雪茄按在烟灰缸里,声音冷了下来:“林总这是不给面子啊?在双流区,还没人敢跟我谈条件。”林舟放下茶杯,语气平静却坚定:“我是来合作的,不是来争高低的。新政鼓励‘跨区域资源整合’,咱们要是能联手,既能拿到政策红利,又能把成都的冷链市场做起来,这对双方都有利。但要是只想着垄断资源,恐怕不符合新政的方向,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。”

话不投机,会谈不欢而散。走出蓉城物流办公楼,周明忧心忡忡地说:“林总,王总在区里人脉广,要是他从中作梗,咱们的用地预审可能真的会被卡住。”林舟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空,语气却很笃定:“他能影响办事效率,但改不了政策方向。通知团队,按原计划提交预审材料,同时准备拜访区政府分管物流的张副区长,咱们用项目的实际价值说话。”

第二章:预审遇卡壳

三天后,林氏集团的用地预审材料被送到双流区自然资源局,窗口工作人员接过材料,只扫了一眼就推了回来:“缺一份‘地块周边业态兼容性评估报告’,而且你们的项目节能方案里,没有明确标注与本地电网的衔接细节,回去补全了再来。”

周明拿着材料,气得手都在抖:“昨天我来咨询的时候,李科长明明说只要提交用地申请表、项目可行性报告和节能备案表就行,怎么今天又多了这么多要求?”他转身想去找李科长理论,却被林舟拦住。林舟接过材料,翻到节能方案那一页,指着其中一段文字说:“这里确实只写了光伏板的装机容量,没提电网衔接,咱们先补材料,别跟窗口起冲突。”

回到临时办公室,团队连夜加班,补充了业态兼容性评估报告和电网衔接方案。可第二天再去提交材料时,李科长却以“报告内容不够详实,需要第三方机构出具认证意见”为由,再次驳回申请。周明忍不住在走廊里跟办事员争执起来:“新政里明明说‘简化重点项目审批流程’,你们这是故意刁难!”

争执声引来了不少人围观,李科长从办公室走出来,脸色铁青:“年轻人,说话要讲证据,我们是按规章制度办事,要是你们觉得流程有问题,可以去上级部门投诉。”说完,他转身进了办公室,砰地一声关上了门。

林舟赶到时,正好看到这一幕。他拉住还想争辩的周明,低声说:“别冲动,投诉解决不了问题,只会把关系搞得更僵。”他抬头看向李科长办公室的门,心里清楚,这背后肯定有王建军的影子——蓉城物流一直想垄断成都的冷链市场,自然不希望林氏这样的外来企业进来分一杯羹。

当天下午,林舟带着补充完整的材料,直接找到了区政府分管物流的张副区长。办公室里,张副区长听完林舟的汇报,又翻了翻林氏的项目方案,语气缓和下来:“林总,你们的项目符合新政‘扶持冷链物流’的方向,区里是支持的。至于审批流程中的问题,可能是部门之间沟通不到位,我让人跟自然资源局打个招呼,尽快给你们答复。”

有了张副区长的介入,事情终于有了进展。三天后,自然资源局通知林氏集团,用地预审通过,接下来可以进入土地出让环节。周明拿着预审通过通知书,激动地冲进林舟办公室:“林总,通过了!咱们终于可以拿地了!”林舟却没有太兴奋,他看着通知书上的“土地出让底价”,眉头微微皱起——这个价格比之前测算的高出了15%,明显不符合新政“重点项目土地出让底价下浮10%”的规定。

他立刻让陈默去核实土地出让底价的制定依据,结果发现,双流区自然资源局把林氏的冷链项目归为“商业物流用地”,而新政中享受底价下浮优惠的是“工业物流用地”。“这明显是故意混淆用地性质!”陈默气得拍了桌子,“咱们的项目有冷链仓储、分拣、配送等功能,明明属于工业物流用地,他们却硬要归为商业用地,就是为了抬高底价,增加咱们的成本。”

林舟坐在沙发上,手指轻轻敲击扶手。他知道,这又是王建军在背后搞鬼——蓉城物流手里的地块属于工业用地,要是林氏的项目也按工业用地算,就能享受底价优惠,后续在成本上会比蓉城物流更有优势。“看来,咱们得跟王建军再谈一次,而且这次,得让他知道,咱们不是那么好欺负的。”林舟的眼神里,多了几分锐利。

第三章:暗斗显锋芒

林舟主动联系王建军,提出在成都最有名的川菜馆“蜀香园”面谈。见面时,王建军带了四个彪形大汉,坐在餐桌旁,气氛顿时变得紧张。“林总,这次找我,是想通了,愿意接受我的条件了?”王建军端起酒杯,嘴角带着嘲讽的笑。

林舟没有理会他的挑衅,而是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,放在桌上:“王总,这是蓉城物流去年的财务报表——根据市税务局的公开数据,贵公司去年的冷链业务营收只有2000万,却占用了3块工业用地,其中两块地块闲置超过两年,按照新政‘闲置土地超过两年无偿收回’的规定,这两块地已经符合收回条件了。”

王建军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,他猛地拍了下桌子,酒杯里的酒溅了出来:“林舟,你敢查我?”林舟靠在椅背上,语气平静:“我不是查你,是研究本地物流企业的情况,没想到正好看到了这些数据。其实,我更愿意跟你合作——咱们可以成立一家合资公司,林氏出资金和技术,蓉城物流出闲置地块,共同开发成都的冷链市场,新政给的土地和税收优惠,咱们可以一起享受,这样不比你现在盯着我们的项目,搞这些小动作强吗?”

王建军盯着林舟,眼神阴晴不定。他知道,林舟说的是实话,那两块闲置地块确实是他的心病,要是被政府收回,损失就大了。而且,林氏的技术和资金实力,确实能帮蓉城物流把冷链业务做起来。他沉默了半晌,终于松了口:“合资可以,但我要占40%的股份,而且公司的日常运营,得有我们蓉城物流的人参与。”

“股份可以谈,但日常运营必须按林氏的标准来,毕竟我们有成熟的管理经验。”林舟立刻回应,“另外,我希望你能帮我们协调自然资源局,把我们项目的用地性质改回工业物流用地,享受底价下浮优惠——这不仅是为了林氏,也是为了咱们未来的合资公司,降低成本对双方都有利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