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9小说网

669小说网>大秦: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> 第734集 异地遇阻地方势力不配合(第2页)

第734集 异地遇阻地方势力不配合(第2页)

王建军犹豫了一下,最终点了点头:“行,用地性质的事我来搞定,但你们也得保证,合资公司成立后,优先开发我手里的闲置地块。”林舟伸出手:“一言为定,咱们一起把成都的冷链市场做起来,不辜负新政的红利。”

几天后,双流区自然资源局重新出具了土地出让方案,林氏项目的用地性质被更正为“工业物流用地”,出让底价下浮10%,比之前的价格降低了2000多万元。周明拿着新的出让方案,兴奋地说:“林总,还是您有办法,这下王建军不仅不刁难咱们,还帮咱们办事了!”林舟笑着摇头:“不是我有办法,是新政给了咱们底气——只要咱们的项目符合政策方向,就有谈判的筹码,就算遇到地方势力阻挠,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。”

就在土地出让手续即将办理完成时,又一个意外出现了——成都本地的一家媒体突然报道,称林氏集团的冷链项目“可能存在环境污染风险,周边居民担心冷链车噪音和制冷剂泄漏问题”,还附上了几张居民抗议的照片。报道一出,区环保局立刻联系林氏,要求暂停项目审批,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补充论证。

林舟看到报道,立刻意识到这是有人在背后搞鬼——王建军已经同意合作,不可能再出幺蛾子,那剩下的,就是其他想在成都冷链市场分一杯羹的本地企业。他立刻让团队去调查,结果发现,报道的记者收了本地另一家物流企业“川渝物流”的好处,故意抹黑林氏的项目。

“川渝物流一直想拿到咱们现在的这块地,之前还跟咱们竞争过,没成功,现在就用这种手段来阻挠。”陈默把调查结果放在林舟面前,语气愤怒,“咱们要不要也找媒体澄清,或者去告他们造谣?”

林舟想了想,摇了摇头:“澄清不如用实际行动证明。咱们明天就组织周边居民开一场听证会,带他们去海城的冷链仓参观,让他们亲眼看看咱们的环保措施——隔音绿化带、环保制冷剂、噪音监测设备,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,比说再多话都管用。另外,跟区环保局沟通,邀请他们一起参与听证会,让他们做见证。”

第四章:听证破谣言

听证会当天,成都双流区的一个社区活动中心里挤满了居民,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也到场监督。川渝物流的总经理张强悄悄坐在后排,脸上带着得意的笑——他以为,只要居民们反对,林氏的项目就会泡汤,到时候他就能趁机拿下这块地。

林舟站在台上,手里拿着海城冷链仓的照片和视频,耐心地向居民们介绍:“大家担心的噪音问题,我们在海城的冷链仓已经解决了——仓库周边建了5米宽的隔音绿化带,里面种了高大的乔木和灌木,能有效降低噪音;货车进出时间限定在早6点到晚10点,夜间不作业;而且每个仓库都装了噪音监测设备,数据实时上传到环保局的平台,大家随时可以查询。”

他又播放了一段制冷剂泄漏应急演练的视频:“我们用的是环保型制冷剂,对大气没有破坏,而且每个冷链仓都配备了泄漏检测系统,一旦发现泄漏,会自动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,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。另外,我们还会在项目周边建一个小型的生态公园,免费对居民开放,改善大家的生活环境。”

台下的居民们交头接耳,神色渐渐松动。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站起来,语气带着怀疑:“林总,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?我们怎么知道你不会骗我们?”林舟立刻回应:“大爷,我可以跟大家签订一份《环保承诺书》,如果项目建成后,噪音超标或者出现制冷剂泄漏,我们愿意赔偿大家的损失,并且无条件整改,直到达到国家标准为止。另外,明天我会组织大家去海城参观我们的冷链仓,所有费用由林氏承担,大家可以亲眼看看实际情况。”

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也站出来说话:“我们已经审核过林氏集团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,报告显示,该项目的环保措施符合国家标准。而且,林氏承诺的噪音监测数据实时上传,这在咱们区的物流项目里还是第一家,值得肯定。”

张强没想到林氏会用这种方式化解危机,他悄悄起身,想溜出活动中心,却被一位居民认了出来:“你不是川渝物流的张总吗?昨天你还跟我们说林氏的项目会污染环境,今天怎么来了?”张强脸色涨得通红,支支吾吾说不出话,狼狈地挤出人群,匆匆离开。

第二天,30多位居民跟着林舟前往海城。在林氏的冷链仓,他们看到了整齐干净的仓库、郁郁葱葱的隔音绿化带、实时滚动的噪音监测屏幕,还有正在作业的环保冷链车。一位居民兴奋地说:“原来冷链仓也可以这么干净,这么安静,我之前真是被谣言骗了!”

参观结束后,居民们主动在社区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见闻,还拍了视频和照片,澄清了之前的谣言。区环保局也很快出具了意见,同意林氏集团的项目继续推进。土地出让手续终于顺利办理完成,成都冷链仓项目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。

开工仪式上,王建军也来了,他拍着林舟的肩膀,语气里带着敬佩:“林总,我服了,之前我以为你们外来企业在成都不好立足,没想到你不仅能搞定审批,还能赢得居民的信任。看来,跟你们合作是对的。”林舟笑着说:“不是我厉害,是咱们做事要讲诚信,要符合政策方向,要考虑老百姓的利益。只要做到这三点,再大的阻力也能克服。”

第五章:破局启新篇

2006年春,成都冷链仓项目顺利开工建设。林舟站在施工现场,看着挖掘机扬起第一铲土,心里却没有丝毫放松——他知道,异地扩张的挑战远不止这些,接下来还有建设周期控制、本地团队组建、市场开拓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。

这天,林舟正在工地检查施工进度,周明匆匆跑过来,手里拿着一份文件:“林总,重庆那边传来消息,咱们跟重庆外贸企业合作的摩托车配件跨境电商项目,遇到了通关问题——重庆海关说,咱们的配件属于‘精密机械部件’,需要额外的质量认证,通关时间从原来的48小时延长到了72小时,这会影响咱们对客户的时效承诺。”

林舟接过文件,眉头皱了起来。他知道,重庆的跨境电商新政里明确规定“精密机械部件通关时间不超过48小时”,现在海关突然延长时间,肯定是有原因的。他立刻让跨境电商部总监张悦飞往重庆,对接海关部门,了解具体情况。

张悦很快传回消息:“重庆海关最近接到举报,说有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出口不合格的机械部件,所以加强了对这类产品的查验。咱们的配件虽然质量没问题,但因为是新合作的项目,海关需要时间核实咱们的质量体系,所以延长了通关时间。”

林舟立刻做出决定:“让质量部尽快准备咱们的ISo9001质量认证报告,还有每一批配件的检测记录,由张悦亲自送到重庆海关,跟他们沟通建立‘绿色通道’——咱们可以承诺,每一批配件都附带检测报告,海关可以随机抽检,要是发现不合格产品,咱们愿意接受十倍罚款。另外,跟重庆商务局对接,利用咱们作为‘新政试点企业’的身份,争取海关的信任。”

一周后,张悦传来好消息:“重庆海关已经核实了咱们的质量体系,同意给咱们开通‘绿色通道’,通关时间恢复到48小时,而且后续只要咱们的抽检合格率保持100%,就可以享受‘每月一次集中查验’的便利。”

解决了重庆的问题,成都这边又传来好消息——林氏集团与蓉城物流的合资公司“林蓉冷链”正式成立,王建军将手里的两块闲置地块注入合资公司,林氏则投入3000万资金和冷链技术,双方共同开发这两块地块,计划建设两个中型冷链仓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