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种更高级、也更谨慎的接触方式,试图表达最基本的善意和纯粹的好奇,而非任何形式的要求或询问。
一段极其微弱、却结构精巧的能量波动,如同宇宙的呼吸,轻柔地拂过生命网络的外层屏障。
新生伊莱恩的意识海。
伊莱恩“感知”到了这段新的信息。它没有携带任何攻击性,甚至没有具体内容,只有一种开放的、等待回应的“姿态”。
若是之前,她或许会因内部的混乱而忽略或拒绝。但此刻,经历了一场内心风暴、暂时稳定下来的她,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——一种想要了解“外面”的冲动。熵核的威胁让她意识到内部隐患的可怕,而外部或许存在着不同的知识、不同的可能性。
她犹豫了一下,然后小心翼翼地,模仿着对方信号的频率和结构,但注入了一丝自身网络此刻的状态特征——那种疲惫却稳定的波动,以及那株“希望新芽”所散发出的、微弱的生长意向。
她没有发送语言,而是发送了一种状态的回响。
“星辰之愈号”舰桥上,科学官屏住了呼吸。“收到回应!模式与我们发送的频谱高度相似,但叠加了新的特征…像是…虚弱与韧性的混合?还有一丝非常微弱的…生命成长的信号?”
沙伦船长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。对方理解了他们的意图,并用一种更抽象、更本质的方式进行了回应!这不再是简单的信号反射,而是真正的信息交换!
“记录!分析所有叠加特征!尝试分离出‘虚弱’、‘韧性’、‘生长’对应的能量模式!”她压抑着兴奋,保持冷静,“继续以相同模式发送信号,每次轻微调整‘观察’与‘学习’的强度配比,观察对方回应模式的变化。”
一场极其缓慢、极其抽象、基于能量频谱模仿与微调的“对话”,在这片寂静的星域中展开了。没有语言,没有图像,只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,用最原始的方式,互相传递着自身最基础的状态和意图。
这“对话”持续了数个小时。
最终,伊莱恩感到了疲惫。维持这种精细的外部交流同样消耗心力。她gently地降低了回应信号的强度,直至最终停止,重新将全部注意力收归内部。
“信号减弱并停止。对方似乎进入了…‘休息’状态。”科学官报告。
沙伦船长点了点头。“停止发送。我们今天的收获已经远超预期。建立长期观测点,记录其能量波动的自然周期。联邦科学院会对这些数据发疯的。”
她看着屏幕上那个巨大而沉默的结构,目光中不再只有警惕,更多了一丝敬畏。他们或许无法真正理解它,但至少,他们找到了一个与之安全“交谈”的方式。
深渊墓碑。
在那片死寂旋转的黑暗旋涡最深处,一点承载着“亚伦计算执念”的碎片,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。它似乎…捕捉到了外部“星辰之愈号”与内部伊莱恩之间那极其微弱的、基于能量频谱的“对话”所产生的细微涟漪。
这涟漪太微弱,无法引发任何实际反应。但那碎片,却将这丝波动,如同最珍贵的毒种,悄然记录了下来。
墓碑,依旧沉默。但深埋于其核心的某些东西,似乎因为外界这第一次成功的、稚嫩的“外交”尝试,而产生了无人知晓的、极其缓慢的…变化。
伤疤纪元已然开启,内不虚弱,外有观察。但在绝望的废墟与冷漠的深空之间,一株名为“沟通”的幼苗,已然在无人知晓的角落,颤巍巍地探出了第一片嫩叶。
尽管深海的回响,依旧冰冷而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