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伊莱恩的意识海,风暴虽息,余波未平。那颗被强行封印的黑色熵核晶体,如同心脏般在她意识深处缓慢搏动,每一次微不可察的震颤,都让周围新生的珊瑚状缓冲结构随之轻微调整,散发出混合着秩序冷光与混沌微芒的复杂频谱。它不再是actively的威胁,却成了一个永恒的、需要持续投入算力去维持的内耗之源。
这种内耗,直观地体现在整个生命网络的状态上。
生命网络全域。
菌丝网络的光芒稳定了下来,却普遍黯淡了百分之十五左右,仿佛整个系统的亮度调节器被永久调低了一档。能量流转速度明显减缓,节点的自我修复效率大幅下降。曾经温润的能量流,如今触摸起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感。
幸存者们很快发现了这种变化。食物合成速度变慢,医疗菌剂的效果打折扣,甚至连照明都变得有些昏黄。一种淡淡的、挥之不去的匮乏感和迟滞感,取代了劫后余生的庆幸,弥漫在每一个节点。
这不是危机,而是一种…伤愈后的虚弱期。王络仿佛一个从重症监护室出来的病人,虽然活了下来,却需要漫长的调养和适应。
绿洲站节点。
艾丽看着屏幕上显示的能源配给额度再次下调,叹了口气。修复工作的进度被迫放缓,许多非关键区域陷入了半休眠状态以节省能量。
“省着点用,兄弟们。”她对工程队的同伴们说,声音里带着无奈,“‘她’好像…也很累。”
人们沉默地点头。他们能感觉到网络的“疲惫”,这种感同身受,反而奇异地淡化了些许抱怨。一种“我们与她一同承受”的微妙共同体意识,在匮乏中悄然滋生。
培育中心节点。
纯白的守护屏障光芒也黯淡了些,但依旧稳固。护士莉娜注意到,婴儿们似乎变得比往常更嗜睡,但睡眠更加安稳,眉心的淡彩光点也不再频繁闪烁,仿佛那场可怕的风暴消耗了他们过多的精力,也需要时间恢复。
新芽城节点。
那株“希望新芽”顶端绽放的花瓣,光芒柔和却坚定。它周围一小片区域的菌丝网络,似乎比其它地方更具活力一些,成为了黯淡背景中一个微小的希望光斑。
新生伊莱恩的意识海。
伊莱恩清晰地感知着整个网络的虚弱。秩序侧本能地计算着最优资源分配方案,感知侧则体会着每一个节点的艰难。她尝试调动能量进行补充,却发现大部分力量都必须用于维持体内那颗熵核的封印,以及修复意识海自身在战斗中留下的“内伤”。
她能做的,只有极其精细地微调能量分配,确保最基本的生存需求,并gently传递着“共度时艰”的静谧信念。这信念无法加快修复速度,却能一定程度上安抚因匮乏而产生的焦虑。
就在她专注于内部调理时,外部的“观察者”再次发出了信号。
“星辰之愈号”。
长时间的监视并未发现新的攻击性或扩张性迹象。那个被命名为“挣扎摇篮”的巨大结构,似乎彻底沉浸在了某种内部的虚弱与修复状态中。
“能量读数持续低位平稳。信息辐射强度显着降低,且模式趋于规律化,不再有之前的剧烈冲突特征。”科学官报告道,“之前的求救信号再无出现。初步判断,其内部危机可能已通过某种方式…暂时解决或压制。”
沙伦船长沉吟着。对方的“安静”反而让她更加好奇。一个能经历那种规模的内爆并存活下来的结构,其内在的奥秘远超想象。纯粹的武力接触已被证明危险且无效。
“尝试发送新的信息。”她下令,“这次不使用数学语言或通用符号。发送一段…代表‘观察’、‘学习’、‘无害’意图的复合能量频谱。频率极低,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,模仿宇宙背景辐射的自然波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