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9小说网

669小说网>中国野史大甩卖 > 第51章 后唐庄宗李存勖(第1页)

第51章 后唐庄宗李存勖(第1页)

唐末烽烟裂九州,晋王虎子起并州。

三矢承命平梁祚,一骑冲阵破敌楼。

建唐曾展凌云志,宠伶终埋盖世侯。

汴洛繁华成旧梦,千年犹叹李存勖。

列位,这一章咱们要讲的这位人物,是唐末五代年间的后唐庄宗李存勖。他生于唐僖宗中和五年(885年),出生地是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,父亲便是唐末赫赫有名的晋王李克用。这李克用本是沙陀族人,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,被唐僖宗封为河东节度使,后来又晋封晋王,坐拥河东之地,成为当时北方最具实力的藩镇之一。而李存勖的一生,自出生起就与“征战”二字紧紧绑在一起——他少年时便随父出征,青年时承父遗命,以三矢为誓,誓灭后梁、燕国、契丹;壮年时率军奇袭汴梁,灭亡宿敌后梁,建立后唐,统一北方;可谁曾想,最终因宠信伶人、疏远功臣,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。

李存勖出生时,黄巢起义虽已被镇压,但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早已崩塌,各地藩镇拥兵自重,互相攻伐。李克用作为河东藩镇的首领,常年与占据河南的朱温对峙——这朱温本是黄巢起义军的将领,后来投降唐朝,凭借军功步步高升,最终成为宣武节度使,占据汴梁(今河南开封),与李克用成了死对头。两人因争夺地盘、扩充势力,大小战役打了数十场,仇恨越积越深。

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,李存勖自幼便对骑马射箭、排兵布阵产生了浓厚兴趣。他三四岁时,就跟着父亲的亲兵在军营里转,看士兵们操练;五岁时,李克用便教他拉弓,虽然力气小,拉不开强弓,却能稳稳射中十步外的靶心;十岁时,他已能骑上骏马,跟着父亲出征,在战场上观察两军对阵的局势。李克用见儿子如此喜好军事,又聪慧过人,心中十分欢喜,常对左右说:“此子骨相非凡,将来必能继承我的事业,甚至超过我!”

李存勖不仅骁勇,还精通音律、擅长诗文——这在崇尚武力的沙陀贵族中,算是个异类。他年少时曾跟着晋阳的儒士学习,通读《左传》《史记》,对历史上的战争策略、治国之道颇有见解;闲暇时,他还喜欢琢磨戏曲,不仅能唱,还能自己编写曲词,这也是他后来宠信伶人的主要原因。

唐天复二年(902年),李存勖十七岁,这一年,朱温率领大军围攻晋阳,想一举消灭李克用的势力。当时晋阳城内兵力空虚,粮草短缺,士兵们都很恐慌,不少将领劝李克用弃城逃跑,退守代北。李克用犹豫不决,这时李存勖站出来说:“父亲,朱温虽势大,但他远道而来,粮草供应必然困难,只要我们坚守城池,拖到他粮草耗尽,再派兵突袭,必能击退敌军。若此时弃城,朱温必然追击,我们没有退路,只会全军覆没!”

李克用听了儿子的话,觉得有理,便决定坚守晋阳。在朱温大军攻城最猛烈的时候,李存勖带着几百名精锐骑兵,从北门杀出,绕到敌军后方,烧毁了朱温的粮草大营。朱温得知粮草被烧,又久攻晋阳不下,只好率军撤退。经此一战,李存勖的名字传遍了河东,士兵们都称他为“李亚子”——“亚子”是当时对少年英雄的尊称,意为“堪比其父,甚至更胜一筹”。

唐天佑四年(907年),朱温废掉唐哀帝,自立为帝,国号“梁”,史称“后梁”。唐朝正式灭亡,五代十国的历史从此开始。李克用得知朱温称帝的消息后,悲愤交加,发誓要消灭后梁,恢复唐朝正统。可此时的李克用已身患重病,身体日渐衰弱,根本无力率军出征。他看着自己的儿子李存勖,心中既有期待,又有担忧——期待他能完成自己的遗愿,担忧他太过年轻,难以应对复杂的局势。

唐天佑五年(908年)正月,李克用的病情急剧恶化,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,便把李存勖叫到床边,亲手交给了他三支箭,说:“我一生有三个仇人,第一个是朱温,他篡唐称帝;第二个是刘守光,他占据幽州(今北京),背叛我,投靠朱温;第三个是耶律阿保机,他曾与我结盟,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背叛我,与朱温勾结。这三支箭,代表我对你的三个嘱托:第一,消灭后梁,为唐朝报仇;第二,攻克幽州,擒杀刘守光;第三,击败契丹,报耶律阿保机的背叛之仇。你若能完成这三件事,我死也瞑目了!”

李存勖接过三支箭,跪在父亲床前,泪流满面地说:“父王放心,儿臣定不辱使命,必灭梁、破燕、败契丹,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!”

几天后,李克用去世,李存勖继承晋王爵位,成为河东的新首领。此时的河东,内有将领不服、人心浮动,外有后梁大军压境、蠢蠢欲动,局势十分危急。朱温得知李克用去世的消息后,认为李存勖年轻可欺,便派大将李思安率领十万大军,进攻河东的军事重镇潞州(今山西长治)。

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,李存勖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冷静与果断。他首先稳定内部:对于那些不服自己的将领,他恩威并施——对有能力但有疑虑的将领,他亲自登门拜访,坦诚相待,打消他们的顾虑;对暗中勾结后梁、图谋不轨的将领,他毫不留情,当众处死,以儆效尤。很快,河东的内部局势稳定下来,将领们都表示愿意听从李存勖的指挥。

稳定内部后,李存勖亲自率军救援潞州。当时李思安的大军已经把潞州团团围住,日夜攻城,潞州守将李嗣昭虽然顽强抵抗,但城中粮草已快耗尽,形势十分危急。李存勖知道,不能与后梁大军正面硬拼,必须用奇袭的方式打破包围。他率领大军,避开后梁的侦察兵,沿着太行山的小路,昼伏夜行,悄悄逼近潞州。

到达潞州附近后,李存勖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,而是先派人潜入潞州城,与李嗣昭取得联系,约定在元宵节当晚内外夹击。元宵节当晚,后梁军队以为李存勖不会来救援,都在军营里饮酒作乐,庆祝节日,防备十分松懈。深夜时分,李存勖率领大军突然发起进攻,李嗣昭也率领城中守军杀出。后梁军队毫无防备,顿时大乱,士兵们争相逃跑,互相踩踏,死伤无数。李思安见大势已去,只好带着残部狼狈逃窜。

潞州之战的胜利,不仅解了潞州之围,还大大提振了河东军队的士气,更让李存勖在整个北方藩镇中树立了威信。朱温得知李思安大败的消息后,不禁感叹道:“生子当如李亚子,我的儿子们跟他比起来,简直就是猪狗!”

潞州之战后,朱温多次派大军进攻河东,但都被李存勖击退。唐天佑八年(911年),幽州节度使刘守光在幽州称帝,国号“大燕”,史称“桀燕”。刘守光此人残暴不仁,不仅背叛李克用,还囚禁自己的父亲和兄长,在幽州实行暴政,百姓们苦不堪言。李存勖认为消灭刘守光的时机已到,便决定先出兵讨伐刘守光,完成父亲的第二个遗愿。

唐天佑九年(912年),李存勖率领大军进攻幽州。刘守光虽然兵力不少,但他不懂军事,又不得民心,根本不是李存勖的对手。李存勖率军先后攻克了幽州周围的涿州、蓟州等重镇,最终将幽州团团围住。刘守光多次派人向朱温求救,但此时朱温已身患重病,无力派兵救援。次年正月,李存勖率军攻破幽州,擒获刘守光及其家族成员,随后将他们押回晋阳处死。至此,李克用的第二个遗愿完成。

消灭刘守光后,李存勖的实力大大增强,他占据了河东、幽州等地,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藩镇。此时朱温已经去世,后梁的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朱友贞,史称“后梁末帝”。朱友贞懦弱无能,既没有父亲的军事才能,也无法掌控朝中的将领,后梁的国力日渐衰退。李存勖认为消灭后梁的时机已到,便开始积极准备对后梁的战争。

唐天佑十二年(915年),李存勖与后梁军队在柏乡(今河北柏乡)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。当时后梁军队有八万余人,由大将王景仁率领,其中不乏精锐的“龙骧军”“神捷军”,这些军队都穿着厚重的铠甲,装备精良,被称为“银枪效节军”。而李存勖的军队只有三万余人,以骑兵为主,装备相对简陋。

虽然实力悬殊,但李存勖却毫不在意,战役开始后,王景仁率领后梁军队摆开方阵,向河东军队发起进攻。方阵中的士兵们手持长枪,身披重甲,像一堵移动的墙一样向前推进,河东的骑兵几次冲锋,都被方阵挡了回来,士兵们开始有些慌乱。就在这时,李存勖亲自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,绕到后梁方阵的右侧,他手持长枪,身先士卒,大喊着“跟我冲”,向着后梁军队发起冲锋。

李存勖的战马是一匹黑色的宝马,名叫“乌云踏雪”,此马日行千里,爆发力极强。只见李存勖骑着“乌云踏雪”,像一道黑色的闪电一样冲进后梁阵中,长枪一挥,便将一名后梁将领挑落马下。河东的骑兵们见主帅如此勇猛,士气大振,纷纷跟着李存勖冲进阵中,挥舞着马刀砍杀。后梁军队的方阵本就行动不便,被河东骑兵从侧翼突破后,顿时大乱,士兵们争相逃跑,方阵很快就崩溃了。

王景仁见方阵被破,知道大势已去,只好率领残部撤退。李存勖率军追击,一直追到柏乡城外的济水河边,后梁军队中有不少士兵在逃跑时掉进济水,淹死的不计其数。此役,河东军队斩杀后梁士兵三万余人,缴获铠甲、武器、粮草无数,后梁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。柏乡之战的胜利,彻底改变了李存勖与后梁的力量对比,后梁从此由攻转守,再也无力主动进攻河东。

柏乡之战后,李存勖继续率军南下,逐步蚕食后梁的领土。他先后攻克了魏州(今河北大名)、邢州(今河北邢台)等地,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河北南部。唐天佑二十年(923年)四月,李存勖在魏州称帝,国号“唐”,史称“后唐”,他就是后唐庄宗。称帝后,李存勖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:奇袭后梁的都城汴梁,一举灭亡后梁。

当时后梁的主力军队都在杨刘(今山东东阿)一带,由大将王彦章率领,与后唐军队对峙。汴梁城内兵力空虚,只有几千名禁军防守。李存勖认为,只要能绕过杨刘的后梁主力,率领精锐骑兵快速南下,奇袭汴梁,就能在王彦章回援之前攻克汴梁,灭亡后梁。

这个计划一出,立刻遭到了不少将领的反对。将领们认为,杨刘的后梁主力有十万余人,一旦绕过他们南下,很可能会被后梁军队前后夹击;而且从魏州到汴梁,路途遥远,需要穿过后梁的领土,一旦被后梁的侦察兵发现,奇袭就会失败。

但李存勖却坚持自己的计划,他对将领们说:“王彦章虽然勇猛,但他没有什么谋略,只要我们留下少量军队牵制他,他就会把全部精力放在杨刘,不会想到我们会奇袭汴梁。而且汴梁城内兵力空虚,只要我们速度够快,就一定能攻克!”

同年十月,李存勖留下大将李嗣源率领少量军队牵制王彦章,自己则率领三万精锐骑兵,从魏州出发,秘密南下。为了不被后梁的侦察兵发现,李存勖命令军队昼伏夜行,只在夜间行军,白天则隐藏在树林或山谷中休息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