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9小说网

669小说网>平推三国,没人比我更快 > 第223章 新政权该怎么建(第6页)

第223章 新政权该怎么建(第6页)

一份由县里派驻的不常驻的主簿持有,剩下四分之一由三位乡老共同持有。

按法矩,乡长签发命令,需县中代表(主簿),及乡中三位乡老共同认可,大印合一才能生效,

缺任何一方,百姓均可视为乱命而不受。

都督计划中,各县的乡老汇集后,会在县中设立议政处,

县中施政文件需经议政处审议盖章方能推行,无议政处盖章则为乱命,百姓可不受。

到了州一级,设议政局,由所辖各县每县选出三名县老代表组成,

州政府签发的行政文件,必须经议政局盖章才生效,否则亦为乱命,州内百姓可不受。

此外,州政府每年腊月上旬需做工作报告,每乡至少选一名乡老参加,对本年度州政府工作进行核准。

州年度总结报告经州议政局审计通过、盖章后,发往中央交内阁,作为对该州一年工作的评价依据。

至于中央设置的议政省,由全国各县,各选一名代表组成内阁参议局,负责审核内阁各项政令。

内阁政令需经议政省内阁参议局审核通过、盖章后,才能签发全国;

若审核未通过,则将内阁决议驳回重拟,连续驳回三次,便交由都督亲自仲裁,仲裁结果以参议局多数票为准。

全国每三年,便会组织全国各乡选取一位乡老,在年底抵达都城。

共同审核前三年国家各项国策,以及制定未来三年的国策。

参与对内阁各部尚书、各位顾问工作的审查。

总之,按都督这份规划,即便您未来称帝,向国家下发政令,也必须经议政省审核同意方能生效,否则……”

齐峰虽未说尽,但意思已很明显——皇帝的命令不经参议局审核通过,也是乱命!

这话一出,在场众人中,明白的人愈发清晰,不明白的人也恍然大悟:

杨都督这套架构,竟是给自己套上了层层锁链——将本可生杀予夺、一言九鼎的皇帝权力,硬生生用规则束缚住。

此刻,张和、江波等由杨平一手带起来的太平民团成员,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尊敬。

他们想起当初在刚打下的魏家坞堡,杨平曾对众人说:“以目前形势,我不确定我们取得天下后,是否需要最高领导人。

若需要,目前看来,最高领导人只能是皇帝。但

我们必须给这个皇帝套上层层枷锁,让他不能为所欲为!”

不过七个多月过去,太平民团在杨平带领下势如破竹,已基本取得天下,他的威望也达顶峰。

此时杨平若想做独裁皇帝,无人能反对,也无人敢反对!

但他却主动给自己套上枷锁,这怎能不让众团员敬佩?!

贾诩、诸葛亮、张辽等半路加入的人,看杨平的目光更是如看圣人——他们所学的法家、儒家思想,最终都是服务于王权。

却从未见过像杨平这样,制定规则时以人为本、为天下百姓考量。

若杨平这套政策实行,天下便不再是家天下,而是公天下——即便皇帝,也没有为所欲为的权力!

孙策、周瑜、李傕、郭汜等人看杨平的目光则耐人寻味,既有对他豪气与仁爱的感慨,也有一丝暗自的讥讽。但总体还是充满敬佩。

齐峰阐述完,真诚地问杨平:“都督,内阁加议政省,您未来做了皇帝,这天下又不是您说了算,大同世界如何实现?”

在齐峰看来,自古都是统治阶级“牧民”,从未有过像杨平这样愿开启民智、以民为本,让统治阶级服务于百姓的情况。

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形容这种理念,正如他不懂那句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深意。

杨平起身,语气激昂:“诸位,我太平民团说过:要让百姓当家做主,这不能只是口号与空话。

议政省的存在,就是要让百姓参与决策国家大事、制定施政方针,让国家每一项决策都为百姓服务。

正如太平民团建立基层政权之初,便明文规定:治下最小行政单位‘井’,由井内各户家主或当家人轮流担任井保;

‘里’这一级别的里长,由本里成年百姓选举产生。

如今设置议政省,每个乡再选举三名乡老,如此一来,基层权力便牢牢掌握在百姓手中。

朝廷任命的乡长、主簿、教谕、保长,属于国家层面,负责完成对基层政权的动员、整合资源——

除了调动百姓组成大军保家卫国,还能组织兴修道路、水利,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