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晚趴在地上,碎石硌着掌心。她没动,先把呼吸压住,一寸一寸把力气收回来。嘴角那点血已经干了,黏在皮肤上,扯得有点疼。护盾能量条停在31%,像一根烧到尽头的火柴。
她抬起手,指节在焦土上划了三道短痕,又拖出一道长线。
小舟立刻抬臂,护盾阵列切换共振模式。其他人没说话,但动作跟上了。他们知道这个信号——不是撤,是反打。
林晚闭眼,把太阳穴那股胀痛往下压。三秒后睁眼,盯住最近的炮台节点。视线一沉,“心灵洞察之镜”开启。
能量流在她眼前铺开,像一张发着微光的网。她不再只看脉冲前的信号跃动,而是把意识往回拉,顺着护盾反馈的震荡波逆推——攻击落点的预判轨迹,和护盾受力的反馈曲线,在她脑子里叠在一起。
她“看见”了。
下一次光束交汇,会提前0。5秒压向右前方,正好封死他们可能的闪避路线。
她抬手,三指并拢,斜切45度。
队伍瞬间右移。光墙压缩的蓝光擦着左翼扫过,护盾只震了一下,没过载。
小舟低声道:“你刚才……是不是算到了它们会提前?”
林晚没回答。她盯着左后方那台炮台,发现每次脉冲结束后,它的转向总有0。4秒迟滞。不是故障,是结构问题。就像人甩头太快会晕,机器也得等惯性消掉才能转向。
她再次凝神,开启“心灵洞察之镜”,这次目标不再是攻击节奏,而是炮台内部的能量传导路径。视野里,那台炮台的枢纽部位亮起一点红光——能量流转到这里时,有0。2秒的滞涩。
弱点。
她打出“集火”手势,三根手指并拢,掌心向下,猛地一压。
三道光束从不同角度射出,交汇在左后炮台的枢纽点。炮台剧烈震颤,锁定信号断了一瞬,光墙出现裂口。
“走!”小舟低吼。
队伍贴地推进,护盾叠加成三角阵型,从裂口穿出。林晚走在最后,脚步轻,每一步都踩在焦土的裂缝边缘。
刚进凹地,空中两台炮台立刻调整位置,光束交错扫射,试图封锁入口。但林晚早有准备,抬手三下短敲,停顿,再两下长击。
这是新信号。
护盾关闭主动扫描,转为被动吸收模式。干扰波打在护盾上,只激起轻微涟漪。队伍借着焦土的起伏,一寸寸挪进阴影区。
苏悦的声音断断续续从耳麦里传来:“护盾……干扰……每十二秒……衰减……”
信号太弱,话没说完就断了。
林晚却听懂了。她盯着干扰波的节奏,发现每12秒,确实有一次0。8秒的频率塌陷。就像心跳漏了一拍。
她第三次开启“心灵洞察之镜”。
视野里,干扰波源像一团旋转的灰雾,中间每隔12秒就会塌陷一次。她数着时间,等那0。8秒的窗口。
“等。”她低声说,“等它断。”
队伍停在凹地边缘,没人出声。护盾能量条在30%上下浮动,像随时会熄的灯。
12秒过去。
干扰波塌陷。
林晚抬手,三短,停顿,两长。
队伍立刻动了。贴地疾行,穿过最后三米暴露区,冲进凹地深处。一块倾斜的金属板横在前方,成了天然掩体。他们靠着板子蹲下,护盾自动调至节能模式,蓝光暗了下来。
小舟喘了口气:“进了。”
林晚没松劲。她靠在掩体后,手指无意识地敲了四下,又停住。这节奏不对。刚才那三短一长才是新指令,不能再用老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