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想多了,朕像是爱财之人吗?”
“民间该卖就卖,朕和他们公平竞争。”
“诸位大臣买纸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些,莫要买了不法商家的,影响了国事。”
众人心里诽谤不已:什么叫不法商家?什么叫影响国事?
合着,只能买您的白纸,才行呗?
“朕只是一个建议而已。”
其他地方刘彻暂时管不到,但长安城里的官员,谁敢不买刘彻的白纸,偷偷用自己造的,绝对会被记在小本本上的。
所以有无数人和司马迁一样,在家里无能狂怒。
一个皇帝,一个历史上的冠军侯,现在的海军负责人,居然一股铜臭味,凡事像商人一样,锱铢必较!
陛下以前也喜欢钱,但绝对没有这么过分!
彼其娘之!肯定是司马相如那个混蛋撺掇的!
白纸公司的纸确实比别家好一点,但也没好太多,可价格却整整贵了五倍。
有百姓买纸,司马相如还把人往外推,舔着个大脸,劝解人家:“要去买纸去谁家谁家,咱们家的纸贵,他家的便宜。”
特么的,不要脸,同样是姓司马的,怎么和我差别这么大?
霍去病还私下放言:白纸公司不挣穷人的钱。
哼,果然是个小孩。
虽然司马迁只比霍去病大五岁,但丝毫不妨碍他此刻吐槽霍去病是个只会意气用事的小孩。
如今天幕又提起赵胡一事,虽然自己还没开始写史记,但应当不至于写错字吧。
摊开两张白纸,一张写个胡字,一张写个眜字。
用的是小篆,而非隶书。
原本的历史上此时还没有纸,肯定是记在竹简上。
小篆字体优美,颇有古风古韵。
司马迁很肯定,原本历史线上的自己肯定用的小篆。
吹干墨迹,司马迁盯着两个字看了半天。
“这也不像啊,怎么能抄错呢?”
将写有眜字的纸高高举起,司马迁左右手交叉成个X型,将纸张反过来。
“这样确实有些像,但这特么的是眼睛长后脑勺了?”
“不对,这得左眼长在右眼上,右眼长在左眼上才能抄错。”
碎碎念的吐槽半天,司马迁决定花钱将史记原文刻在石碑上。
自己死后,棺材里带一份竹简写的史记、一份白纸写的史记,再把石碑压在棺底。
后人喜欢考古,我连石碑都用上了,总该有一份能流传到后世吧。
司马迁认为是后人抄录错误,但刘彻却认为肯定是第四种,即一人两名。
“司马相如,去把赵婴齐给朕带来!”
“朕想问问他,他的父王是什么意思,对大汉用赵胡称臣,对内却用赵眜发号施令!”
“难道还做着名义为藩邦,对内称皇帝的美梦吗?”
真相是哪种并不重要,刘彻认为他是,他就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