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。。。。。
【史书是帝王将相的家谱,史书上记载的大多都是帝王将相,一些小人物很少会得到关注。
但通过考古发掘却能够让这些人重新为世人所知。
西汉时,中央朝廷曾在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境内设置有一个驿站,名为悬泉置?
主要负责传递官府的公文书信,接待路过的各级官员和中外使者。
悬泉置的长官被称为置啬夫,弘就是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置啬夫。
他是一位西汉的基层小吏,史书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与事迹。
通过考古工作者在悬泉置遗址上发掘出土的大量汉简,我们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。
他是敦煌郡效谷县人,25岁开始任职,在这个职位上干了十几年。
他接待过曾去乌孙和亲年老后返回长安的解忧公主,经常往返乌孙的长罗侯常惠,前往长安的西域于阗国王,还与西域首任都护郑吉有过频繁的接触或直接间接的交往。
他亲眼见证了当时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。
除了弘之外,还有很多通过考古发现的史书上没有记载过的人物及其事迹,大人物小人物都有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比如,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的一对兄弟,秦朝士兵“黑夫”和“惊”。
同样记载于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秦朝书吏“喜”。
还有山西太原发现的虞弘墓。
根据墓志可知,墓主人虞弘,字莫潘,西域鱼国尉纥驎城人,是虞舜后人。
刚开始在柔然当官,出使过波斯、吐谷浑等国。
后来又在北齐任职,北齐被北周所灭,又在北周任职,拜使持节、仪同大将军、广兴县开国伯。
隋朝建立后,拜仪同三司。
历任数朝,官职并不低。】
隋朝,开皇十二年。
“balaq。”
杨坚说的是突厥语,意为鱼。
虞弘本姓鱼,虞是后来改的,和他一样的还有一个虞庆则。
虞庆则,匈奴铁弗部赫连氏,是大隋的功臣。
协助杨坚诛灭北周宇文氏宗族,开皇四年出使突厥,说服突厥向隋朝称臣。
“当真是往自己脸上贴金。”
“为何不说自己是唐叔虞的后人?”
开皇十二年,虞弘死。
十一月十八日葬于唐叔虞坟东三里
不过,杨坚没心情继续吐槽,因为现在有更重要的问题要思考。
虞弘怎么会在史书没记载?
无论是看功劳,还是看地位,史书都应该记他一笔。
能把一个该记在史书上的人,将他的姓名、经历全都抹去,只能靠墓葬发现,除了皇帝,还有谁能做得到?
是朕做的,还是杨广做的,亦或者唐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