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9小说网

669小说网>佛缘盛世耀明章 > 第186章 长安秋韵诗会风云(第2页)

第186章 长安秋韵诗会风云(第2页)

刘荆眯起眼睛,指尖重重按在王座螭纹的第七颗星位,嘴角的弧度愈发深邃。腕间金丝软鞭随着动作轻响,似有不满之意。

看台上,莫娜公主站在班昭身边,紧张地握紧了缀满珠饰的裙摆,绿松石耳坠随着她急促的呼吸微微晃动。

她望着端坐广陵王身侧的子墨,见他正用茶盖轻轻拂去浮沫,玄色锦袍上的暗云纹随着动作若隐若现。

公主忽然想起月前日宫宴上,子墨挥毫写下"民为邦本"时,笔尖墨水飞溅在青砖上,竟像极了此刻广场上未干的墨渍。

转眼间,诗会进入第二关盲选,场地设在大雁塔二层。

大汉常山三公之二的苏叶、张道林,以及太学院东观楼院首曹大家三位考官背对考生而坐。

灯罩里,三十篇诗作的投影映在素绢上,宛如浮动的墨影。

"此文虽用典精当,却失了质朴。"

曹大家银簪轻点某处,珍珠步摇随之轻颤。

张道林突然抚掌赞道:

"此句民安即是江山骨,当入佳篇!"

众人望去,正是荀贤的字迹,力透纸背,倒像是从竹简上拓印下来的古篆。

当诸葛继亮的"九霄鹤唳响晴空"映入眼帘时,苏叶的山羊胡激动得颤抖,竟将手中茶盏打翻在地。

茶水在青砖上蜿蜒成溪,倒映着素绢上的诗句,倒像是真有白鹤从墨痕中振翅欲飞。

此时,刘荆将一枚缠着金丝的玉简悄悄塞给贴身侍卫。玉简上"龙隐浅渊待云起"的刻痕,与诸葛继亮诗中暗含的治世抱负遥相呼应。

班昭握着团扇的手微微收紧,目光在"治世安邦凭大略"七字上停留许久,似有所思。

最终十篇佳作被挑出,作者们鱼贯而入。

阴丰盯着诸葛继亮腰间古玉,阴阳怪气道:

"听闻琅琊诸葛氏藏书万卷,莫不是从故纸堆里抄的?"

他内心对广陵王器重诸葛继亮一事的嫉妒之意溢于言表。

诸葛继亮踏前一步,锦袍下摆扫过青砖,带起一阵劲风,朗声道:

"阴世子若不信,大可当场命题!"

他周身散发的气势惊得梁天后退半步,而荀贤则不动声色地将袖中竹简握得更紧——那是他为应对刁难连夜准备的二十首诗作。

塔下广场,巴蜀唐氏的唐文用蜀锦帕子反复擦拭额头冷汗。

当广陵王刘荆宣布以"东、风、雄、隆"为韵脚作七律时,他的笔在宣纸上洇出墨团。

反观诸葛继亮,却将狼毫重重拍在案上,月白锦袍鼓胀如帆,朗声道:

"看我先声夺人!"

随即运笔如飞,口中吟道:

"九霄鹤唳响晴空,仁政如风化雨东。治世安邦凭大略,巍巍华夏展雄风。。。。。。"

尾音未落,广场上已响起阵阵喝彩。

荀贤低头沉吟,素衣下摆被风吹起,露出绣着"克己复礼"的内衬,提笔写下:

"阡陌桑麻沐惠风,粮仓岁岁贮粮隆。。。。。。"

唐文咬着笔杆憋出

"万国衣冠拜帝宫",

却见诸葛继亮抱臂冷笑,金丝软鞭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