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终,琅琊诸葛继亮、颖川荀贤、巴蜀唐文三人脱颖而出,分获诗会前三名。三位才子的诗作被高悬于塔前。
苏叶抚须点评道:
"唐公子气势有余,然仁风远播九州隆犯了重字之忌。"
张道林指着诸葛继亮的诗赞道:
"此治世安邦凭大略,当得起雄浑二字!"
而荀贤的"黎庶欢歌盛世隆",则让曹大家击节赞叹:
"将仁德具象化,妙极!"
阴丰端坐在镶金檀木椅上,蟒纹锦袍袖口缀着的东珠随着动作轻晃。
他望着高台上谈笑风生的子墨,眼底闪过一丝嫉恨,却在瞥见对方腰间象征司隶校尉的獬豸玉佩时,指尖不自觉地蜷缩进袖中。
"司隶大人主管司隶七郡,文治武功冠绝长安。"
阴丰突然起身,声音甜腻得如同掺了蜜的毒酒,
"今日诗会群贤毕至,若能得大人一首诗作墨宝,便是我等三生有幸。
方才三位才子虽已惊艳四座,但在大人面前,恐怕也只能算萤火比之皓月了!"
说罢,他抬手示意梁天捧出澄心堂纸和狼毫,那殷切的模样仿佛子墨已然应允。
郭氏豪门世子郭璜半阖着眼睛,把玩着手中的羊脂玉扳指。听到阴丰的话,他唇角勾起一抹冷笑,暗忖这阴丰果然是草包,这般捧杀反倒容易惹人警惕。
他漫不经心地走到诸葛继亮身侧,低声道:
"诸葛兄方才九霄鹤唳之句,当真有气吞山河之势。"
说着,将一枚刻着郭氏族徽的青铜令牌塞进对方掌心,
"近日府中得了些孤本典籍,若兄台愿拨冗一观。。。。。。"
话音未落,他瞥见荀贤投来的警惕目光,立刻笑着拍了拍诸葛继亮的肩膀,大声道:
"改日定要向兄台讨教诗艺!"
与此同时,楚王刘英斜倚在朱漆长榻上,身后站着三位来自雪域密城的僧人。雪城密城城主巴桑顿珠双手合十,铜铃手串随着动作发出细碎声响。
刘英用鎏金茶盏掩住嘴角,朝子墨的方向努了努嘴:
"这位北海靖王倒是风头正劲。"
巴桑顿珠微眯起眼睛,眼中闪过一丝晦涩的光芒:
"此人金色真气护身,气象万千,锋芒大盛,恐非你我能强求之人。"
另外两位僧人对视一眼,悄悄结出一个手印,口中念念有词。
郭璜在人群中继续穿梭,不时与世家子弟低语。
当经过巴蜀唐氏的唐文身边时,他停了下来:
"唐公子万国衣冠之句,尽显大国气象。"
说着,他从袖中掏出一张烫金请帖,
“郭府近日有场文会,还望公子赏光。”
唐文受宠若惊,双手接过请帖,却没注意到广陵王刘荆眼底的余光。
子墨斜倚在广陵王身侧,玄色锦袍上的暗云纹随着呼吸起伏。
他自然明白阴丰的险恶用心——这捧杀之术,实则是想将他架在火上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