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忽然压低声音,带着几分神秘,“我听陈三娃说,周勤的王妃见了咱们送去的紫色样布,当场就把身上的蜀锦袍子扔了,说‘这才叫颜色’。”
陈胜接过账册,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敲击,发出轻微的
“笃笃”
声。账册上的字迹工整,每一笔都透着认真,记录着每一笔交易的明细。“其它大王有派人参加吗?都各拍了多少?”
“南国周勤派的是王浩,那小子眼睛都快粘在肥皂上了,说是周勤特意交代,要多拍些香薰皂回去。他总共拍了五百块肥皂,其中三百块是香薰皂,还有一百匹彩布,红、紫两色各半,总共花了一万八千两。”
陈越掰着手指头数着,语气里带着笑意,“东王周昊派了张彪,那家伙是个急性子,每次叫价都恨不得跳起来,生怕被别人抢了去。他拍得一千块肥皂,七百块洗衣皂,说是要给水师将士用,三百块香薰皂,还有一百匹彩布,青、蓝两色居多,花了两万八千两。”
他忽然笑出声,眼角的笑纹挤在一起,“最有意思的是黄大海,他明明能拿到内部价,比拍卖价低三成,偏要在拍卖会上抢风头,举牌比谁都积极,说是给陈三娃捧场子。最后拍了五百块肥皂和一百匹彩布,转头就找陈三娃按成本价结了账,还偷偷塞给陈三娃两坛好酒,说‘这事可别让王子知道’。”
陈林之闻言笑道:“这黄将军倒是个妙人,既给了咱们面子,又没多花冤枉钱,倒是会做人。”
三人正说着,窗外的雪忽然下得急了,像是被狂风裹挟着,鹅毛般的雪片打着旋儿落下,密集得仿佛要把天地都连在一起。不过片刻功夫,就把屋檐染成了白色,连院中的老槐树都裹上了一层厚雪,枝丫低垂,像是披上了银装。陈胜起身走到窗边,推开一条缝隙,凛冽的寒气顿时钻了进来,带着雪特有的清新气息,刮得脸颊微微发麻。他望着院中那棵落满积雪的槐树,树身上还挂着去年的灯笼骨架,此刻也积了层雪,像个白色的剪影。眉头微微蹙起,声音里带着一丝忧虑:“今年的雪比去年早了半个月。看这架势,怕是要下到腊月,说不定还会有暴雪。林之叔,百姓们的过冬物资都备得怎么样了?可别出什么岔子。”
陈林之立刻放下红薯,神色凝重起来,先前的轻松笑意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沉稳的关切:“回王子,救急部和纺织部上个月就开始筹备了。衣物总共赶制了三万件,都是用新收的棉花和麻布做的,领口和袖口还特意加了厚边,耐穿又保暖。其中有一万件是给孩童做的,尺寸偏小,颜色鲜亮,方便辨认。”
他顿了顿,从笔记本里抽出一张折叠整齐的清单,展开来,上面用小楷写着密密麻麻的条目,“煤炭储备了二十万斤,都是从西山煤矿拉来的无烟煤,燃烧时烟少火旺。铁制炭盆也赶制了五千个,按户分给了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,每个炭盆还配了一小袋引火炭。各州县的暖棚都已搭好,用的是厚实的棉布帘子,里面烧着回风炉,白天供百姓取暖歇脚,晚上留两个守卫照看,保证炭火不灭。”
他的手指在清单上滑过,“昨天刚收到各地的报信,目前已有七千三百户贫困家庭领到了衣物和粮食,剩下的预计三日内发完,绝不会耽误。”
“不能只看数字。”
陈胜转过身,炉子里的火光映在他脸上,明暗交错,眼神却格外认真,“让地方官亲自带队,挨家挨户去查,特别是那些新迁来的农户和奴隶家庭。新迁来的农户可能还没来得及备齐过冬物资,奴隶家庭家底薄,孩子又多,更容易出问题。有些人家看着有粮,可能缺柴火;有些人家孩子多,衣物未必够穿;还有些老人,手脚不便,连水缸都挑不满。”
他走到陈林之面前,语气格外郑重,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,“告诉各地县令,谁要是敢克扣物资,或是敷衍了事,查出来后,轻则罢官,重则治罪,别怪我不讲情面。这个冬天,不许有一户百姓受冻挨饿,更不许有孩子因为缺衣少食生病。若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,我唯他是问。”
“臣这就去安排!”
陈林之站起身,把笔记本仔细折好揣进怀里,又紧了紧腰间的带子,神色肃穆。
“等等。”
陈胜叫住他,目光落在回风炉上,“让工部多赶制些铁制回风炉,按成本价卖给百姓,实在贫困的,就免费发放。这炉子省煤,火力又旺,比传统炭盆好用得多,一个炉子够一家人用整个冬天。还有,让各地学堂暂时充当临时诊所,召集当地医馆的大夫轮流坐诊,备好治疗冻伤和风寒的药材,万一有百姓冻出病来,能及时医治。”
陈林之连连应下,脚步匆匆地去了,厚重的棉帘被掀开又落下,带进一阵短暂的寒风,很快又被炉火驱散。屋里只剩下陈胜和陈越,炉子里的煤炭
“噼啪”
作响,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,忽明忽暗,像是在无声地交谈。
陈胜重新坐下,提起铜壶给陈越续了杯热茶,茶水注入青瓷杯,发出
“叮咚”
的轻响,茶香混着红薯香在空气中弥漫。“在外的商队都回来了吗?特别是去永乐城的,那边山路多,别被困在路上。”
“臣早就安排了。”
陈越捧着茶杯,暖意从指尖蔓延到全身,冻僵的手指渐渐舒展过来。他喝了口热茶,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,舒服得叹了口气,“去永乐城的商队分了三批,第一批五天前就动身了,现在应该快到永夏寨了;第二批三天前出发,走的是水路,顺流而下,速度快,估计明天就能到;最后一批那队稍微麻烦些,听说路上遇到了雪崩,好在离驿站近,人没事,只是耽误了行程。他们已经绕道走了,预计五天左右能到。”
他顿了顿,补充道,“臣已让人传信给各商栈,让他们在沿途的驿站备好干粮和炭火,每个驿站都安排两个会医术的伙计,万一商队被困,也能有个落脚点,不至于挨饿受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