显而易见,“自主人”的用人思想,和西方国家“经济人”、“社会人”的用人思想有着根本区别:
(1)它不再视人才是一个被动地被管理人任意开发的资源,而是一个能够主动协助管理
人对自身进行开发的资源。
(2)在这一卉发(使用)过程中,管理人与被使用对象之间,不仅仅只是进行着机械的命
令传递和信号传递,同时还进行着各种复杂的知识传递、思想传递、感情传递和意志传递。
(3)在这些复杂的传递过程中,管理人与被使用对象之间的等级界限已经日趋模糊,下
属对管理人不再是惟命是从的奴仆,而是平等合作的伙伴、积极参与的助手、激烈竞争的对
手。
(4)面对这些复杂的上下级关系,管理人不能再依靠单纯的物质手段和行政手段来管理
下属,而必须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和艺术方法来充分“显示”下屑的自主能动性,从而进一步
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树立“自主人”的用人战略思想,势必促使各级管理者从用人行为的各个方面引起深刻
的变革。
精明的管理者,惟有在“自主人”的思想基础上来认识现代社会的新的上下级关系,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尊重、理解,才能巧妙避免潜伏在用人活动中的一切风险和危机,尽力获取最为理想的用人效果。
9.作指示务必简明扼要
詹森为了参加一个老友的葬礼,匆匆驾车来到一个小镇,这个镇虽然小,但是殡仪馆却不容易找。最后他只好停车间一个小男孩。
“到殡仪馆吗?先生,”小男孩慢吞吞地回答,“一直往前开,开到一个交叉路口,你会看到一只乳牛在右边吃草。往左转再开一、两百码,前面树林里有一栋古老的小木屋,越过小木屋继续开,你会看到一株被雷电击倒的古树。这时候往左转,过不了多久,会看到一条泥巴路,路旁停着史密斯农场的拖拉机,越过那辆拖拉机继续往前直走,就会找到殡仪馆。如果拖拉机不在那儿,回头再找我,我会给你更多指示。”
结果可想而知,詹森赶不及参加朋友的葬札,因为小男孩的指示太不着边际,含混到无法照着他的指示去做。
不着边际的指示
许多激励者都有下面的毛病:下达过于冗长的指示,都奇怪被激励者没有执行他的指示。很多经理心想:“雇用这个人的时候,他看起来很有能力,怎么办起事情来这么差劲!”事实上该检讨的是经理。再有能力的人,如果因为经理提供的过多信息干扰了他去抓住重点,当然无法完成任务。
试想这种情况:能力出众的员工未能完成经理的要求。经理自认为已经下达了详尽的指示,提供了完成任务的所有技术资料。
“到底什么地方出了差错?”经理百思莫解。
“他能力出众,一向值得信赖,是个无可挑剔的员工,怎么会出这种纰漏?”
上述问题往往不在员工,而在经理。如果经理照照镜子检讨自己,就会发现,镜子中以为没有问题的家伙犯了大错:没意识到作指示务必简明扼要。
10.“建议”比“命令”更受人喜欢
在工作过程中,身为上司,对部属下达任务,发号施令,这是很自在的事情。可是,怎样下达命令才会使你的计划能得到彻底的实施呢?才能使你部下乐于积极、主动、出色、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呢?你是不是经常这样说:“欧文,把这份材料赶出来,你必须尽你最快的速度,如果明天早上我来到办公室在我的办公桌上没有看到它,我将……”或者是:“你怎么可以这样做?我说过多少次了,可你总是记不住!现在把你手中的活停下来,马上给我重做!”……够了!你的部下一定会面色冰冷、极不情愿地接过你派给他们的任务,去完成它,而不是做好它。
可是等工作交上来后,你大为失望,不禁有些生气:“好了!看来你只是个平平庸庸、毫无创新的人而已!我对你期望很高,可你总是表现得令人失望!就凭你这个样子,永远也别想升职…””这样,你与部下的关系就完完全全地进入了一种“恶性循环”。毛病出在哪儿?就出在你下达命令的方式上!你以为你是领导,所以就有权在别人面前指手划脚,发号施令;就可以对别人颐指气使,唤了来,喝了去;就可以靠在软绵绵的椅子里,指挥别人去干这个,去干那个?
没有人会喜欢你这种命令的口气和高高在上的架势!
你以为自己是领导,有权利这么做。可是要知道,尽管你是总经理,他是小职员,可是在人格上你们是平等的。所不同的,只不过你们的分工不向,职务不同,而不是在你和他个人之间存在着什么高低贵贱的区别。就算是“经理”比“职员”具有更多的权力或是其他什么,那么是由“经理”这个职务带来的,而不是你自身与生俱来的!是你的这种趾高气扬、自傲自大的态度激怒了别人,而不是工作本身使人不快!
所以,你想让别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完成工作,就用什么样的口气和方式去下达任务。多用“建议”,而不用“命令”。这样,你不但能使对方维持自己的人格尊严,而且能使人积极主动、创造性地完成工作。即便是你指出了别人工作中的不足,对方也会乐于接受和改正,与你合作。
有一个秘书这样说自己的经理:他从来不直接以命令的口气来指挥别人。每次,他总是先将自己的想法讲给对方听,然后问道:“你觉得,这样做合适吗?”当他在口授一封信之后,经常说:“你认为这封信如何?”如果他觉得助手起草的文件中需要改动时,便会用一种征询、商量的口气说:“也许我们把这句话改成这样,会比较好一点。”他总是给人自己动手的机会,他从不告诉他的助手如何做事;他让他们自己去傲,’让他们在自己的错误中去学习,去提高。可以想象,在这样的经理身边供职,一定会让人感到轻松而愉快。这种方法,维持了部下的自尊,使他以为自己很重要,从而希望与你合作,而不是反抗你。
一家小厂经理约翰·居克,有一次,一位商人送来一张大订单。可是,他的工厂的活已经安排满了,而订单上要求的完成时间,短得使他不太可能去接受它。可是这是一笔大生意,机会太难得了。他没有下达命令要工人们加班加点地干活来赶这张订单,他只召集了全体员工,对他们解释了具体的情况,并且向他们说明,假如能准时赶出这张订单,对他们的公司会有多大的意义。“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完成这张订单?”“有没有人有别的办法来处理它,使我们能接这张订单?”“有没有别的办法来调整我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的分配,来帮助整个公司?”工人们提供了许多意见,并坚持接下这张订单。他们用一种“我们可以办到”的态度来得到这张订单,并且如期出货。
让部下去接受命令,主动地接受,而不是被动,把你“要他做的事情”,变成“他要做的事情。”所以,如果你要向部下下达命令,让他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或是要他改正错误那就避免使用“命令”的口吻,不妨试试“建议”的方法和“激将法”。
重点摘要:做一个随机应变的聪明人
1.老板面前,尽量利用机会表现自己,要读懂老板的希望和要求。
2.对待下属,要像兄弟朋友一样,尽量别摆臭架子,耐心听取下属的意见。
3.抽空多与客户沟通交流,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诚意。
4.想让员工为你卖命,就不要经常以命令来指使人,要多说“谢谢”、“辛苦了”等语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