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人随意交谈,周皇后及两个幼子皆未插话。
他们谈及诸多事务,朱慈烺亦阐述了不少独到见解。
其中不少看法,纵使亡国听闻,亦觉激进。
但这却令亡国对某些事愈加确信。
“对了,你也十四了,该选一位太子妃了。”
来了,朱慈烺原以为会由周皇后提及,不想竟出自亡国口中。
他想说自己实则虚岁十三,但在他们看来,皆以虚岁计。
十四岁本就该婚配。
更出乎意料的是,亡国再度将此问题推回给朱慈烺。
“你自己有何打算?”
当亡国说出这话时,朱慈烺竟有些迷茫。
“父皇、母后,难道你们没有考量吗?”朱慈烺故意问。
周皇后浅笑:“起初是有想法的,但你父皇说这些人配不上你,身份太过卑微。我想从朝臣里挑选,然而,如今朝中首推周延儒,他家并无适龄女眷,其余官员……已被你铲除殆尽,哪还有合适人选。”
至此,朱慈烺似有所悟。
以往立太子妃往往蕴含政治意图。
例如这位大臣在朝中权重势隆,日后便于皇室联结。
如此一来,双方地位均更稳固。
即便非臣属,也必是大将,或握兵权,威震一方者。
再看当今大明,还有这般人物吗?
反观朱慈烺,麾下掌控天雄军,威慑朝廷,手段通达,甚至不惧亡国约束,屡次违抗圣旨。
这样的朱慈烺,还需与其他势力结盟吗?
想到这里,朱慈烺便豁然开朗。
“我可以自己挑选吗?”朱慈烺问道。
对方的态度缓和下来,“当然可以,不过得匹配咱们皇家的身份。”
之所以如此谨慎,是因为担心朱慈烺不愿意册立太子妃。
这是一件大事,小处关乎家族传承,大处则影响江山稳固。
朱慈烺向来主意坚定,一旦他不愿,任凭施压也是徒劳。
如今的他已经不再受控于人。
因此,他们精心准备了许多说辞。
没想到朱慈烺竟然主动应允。
两人满怀期待地看着他,心中也各有人选。
但他们都明白,自己的选择未必合他的心意。
如果他已有心仪之人,那一切都无需多言。
朱媺娖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兄长,心想兄长居然也有倾心的对象?
殊不知,此刻的朱慈烺正陷入苦恼。
他在脑海中翻找着那些适龄的女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