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并未挑选第三条路,也未选择第一条,而是选了第二条。
至少,他渴望这份权力握于己手,由自己决定走向。
恰在此时,曹彰步入殿内。
"太子殿下,今日咱们不在钟粹宫用餐,周皇后传唤您到她那儿用膳。"
果然,终究是避无可避。
在这个早逝横行的时代,婚嫁之事总是早早提上日程。
朱慈烺明白,此番难逃一劫。
然而此刻,好歹尚有主动权攥在手中。
他轻叹一声,似赴刑场般道:"走罢,往坤宁宫去。"
------------
朱慈烺抵达坤宁宫时,发现此处较前次清减了不少人,这令他稍感安心。
但也有陌生面孔在场,这又让他心中忐忑。
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意味着朱慈烺可能无法自主抉择。
即便他在系统中选了第二个选项,这是否还能左右大局呢?
待朱慈烺落座,周皇后笑言:"开席吧。"
随即,一群侍女鱼贯而入,端上各色珍馐。
菜肴丰盛且精致,不乏稀世珍品。
然而面对满桌佳肴,朱慈烺竟觉得味同嚼蜡。
此刻,他的系统已开启两项任务。
其一是造福大明黎民的,时限无定。
因此朱慈烺始终从容不迫,可涉及自身婚配的那项任务,仅余七日。
若七日内未能完成,任务必然失败。
虽说失败并无严惩,但那奖励关乎大明军备提升,实属至关重要。
可偏偏这项任务,叫人颇为头疼。
席间寂静无声。
以往每当亡国出现,朱慈炯总归收敛不少。
而朱媺娖更是安分守己,平日母子独处时,餐桌向来热闹非凡。
"觉得不适吗?"
亡国此刻语气不再犀利,转而柔和。
朱慈烺略有不适,但念及养父尚卧病在床,遂未反驳。
“尚可,周延儒或许能助你。”
“如此甚好,我何时能康复未可知,若你遇事犹豫不决,务必与内阁商议。”
“然如今内阁仅剩周延儒可用,父皇,是否该重启科举?”朱慈烺问。
实际上科举从未停止,只是因时局动荡,形同虚设。
“你自行定夺,觉得时机成熟便可重启。”并未直接决策,而是将此事交予朱慈烺。
“明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