响亮,他们自然也要顾及几分。”
渤海王之事自来分辨不清,也许是灵帝确是受了王甫等人的蒙蔽,自然也可能是灵帝本就存了废灭勃海王的心思。
“其二是蔡公也知备自塞北回来之后并未受到封赏,蔡公以为陛下这是何意?”刘备笑道。
蔡邕又是一愣,一时之间想不清其中的关键。
刘备摇了摇头,“陛下不给我封赏,想来其中无非两个缘由。其一,无非是陛下怕备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,若是给些权力,只怕会惹出些什么事端来。不过若是如此,陛下也当稍稍给我些银钱封赏才是,不必如此全无所示。”
“既然不是其一,那自然是其二。陛下有心封赏,只是如今有功不封,心中定然是另有安排。说句不客气的言语,备在北地之时立下的功劳算不得小了。所以如今的不用,却是为了日后的大用。宫中宦官都是极为擅长揣摩陛下心思之人,如何会想不明白这个道理?故而此事一旦牵扯到备,他们自然会畏缩几分。”
“其三,宦官之中也未必是铁桶一块。曹节,张让,程璜,无不各怀心思。而有纷争,咱们自然也就有机会。”
蔡邕点了点头,他能将文章做的花团锦簇,自然不是个笨人。
“如此说来,此事只能靠玄德与孟德了。只是这求亲之事……”
蔡邕沉默片刻,开口道,“我家长女如今年岁还小些,倒是可与玄德暂约婚姻。”
【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,在能换源的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,这里下载pp换源pp,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。】
刘备笑道:“本就是权宜之计,若是此事之后蔡公觉得备不足以为蔡公之婿,自可撤去婚约,备定然不会阻拦。”
蔡邕打量了他一眼,叹息道:“如今年轻一辈,我最看好的只有你和孟德。那这门亲事我就应下了。只是自来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凭玄德一人只怕做不得这个主。”
刘备点头笑道:“备自会请卢师前来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刘备回到山上,与卢植提起与蔡邕提亲之事,并将此中之事与卢植和盘托出。
以卢植之智,即便他想隐瞒,想来也会被卢植一眼看穿。
如今刘母远在幽州,师徒如父子,登门之事,自然没有比卢植更为合适之人。
卢植倒也是乐见其成,并未推脱,他与蔡邕的关系本就不差,故而立刻便起身到蔡府之中与蔡邕商定了此事。
一时之间,刘家雏虎与蔡家结亲的消息在雒阳城中流传开来。
只是此时宦官谋划已定,虽有所顾忌,可也不会因刘备一人更改既定之事。
月余之后,宦官设计,污蔡邕私有所请,下蔡邕于雒阳狱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宦官本居宫内,只是如今宦官权势极大,聚敛财富,于宫外也多有私宅。
于内城登高而望便能见到这些宦官的私宅。占地极广,装饰之奢华,炫人眼目。
传闻昔年灵帝欲登高台以观雒阳,只是被张让等人以天子登高,而生民离散的缘由劝了下来。
故而后来也就有了灵帝登高这一故事的由来。
如今刘备正站在中常侍吕强的私宅之中。
吕强今日难得出宫一趟,却是被刘备堵了个正着。
宦官言语之时本该极为阴柔,只是吕强言语之时却是颇为洪亮,“刘君如何知晓我今日会出宫?”
刘备站在大堂中央,抬眼打量着站在上首的吕强,“吕常侍是陛下身侧信任之人,也是天下出名的人物。要得知吕常侍的行踪其实也算不得什么难事。”
吕强依旧冷着脸,“我与刘君素来无交集,刘君应当不会无事登门。”
“备此次登门只为一事,便是要送给吕常侍一个扬名之机。”刘备却是神色不变,随口笑道,“如
今蔡议郎为张让等人所陷,困于牢狱之中。蔡议郎清正之名天下皆知,如若吕常侍能康慨直言,救其于水火之间,自然能在天下赢得大名,尤其是在士人之中。”
“为我送大名而来?”吕强冷笑一声,“难道不是为救你家岳父而来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