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9小说网

669小说网>淘宝大唐西市店铺 > 第50部分(第2页)

第50部分(第2页)

跟随大长老契章进来的,还有左丞相真德南、长老胡尔勒和契哲罗。

在相互行礼时,李真诚地说道:“各位长老、丞相大人、哲罗叔叔(他跟着契乌云叫的),您们真是大智大勇,能够和你们相识,是我的荣幸。”

经过了并肩作战,大家也都很喜欢这位年轻的王爷。真德南说道:“王爷的奇思妙想,真是令人佩服。”

接下来,大家讨论了草原上的局势。

大家都清楚,这次战争过后,薛延陀部肯定是要被瓦解的,大唐也不会允许铁勒部和突利部继续在草原上发展壮大,形成对大唐新的威胁。铁勒部的出路在哪里,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。

李来到草原,真切地感受到了草原民族生活的艰辛。他们逐草而居,靠天吃饭,一切的收入来源就是牲畜。其它各种物资都十分匮乏,抵御天灾的能力很差。同时,也造成了他们劫掠中原人的恶习。一个字“穷!”

要彻底解决大唐与他们的矛盾,靠武力是不行的,打不过,他们就跑了,一旦羽翼丰满,他们又会来祸害大唐。要想长治久安,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定居。

对于目前来说,最好的办法就是内迁。

大唐人口稀少,只有1500万,土地辽阔,安置几百万人不成问题。如果能够通过内迁,对他们进行同化,既解决了人口问题,又消除了民族之间的矛盾,是一举两得的事情。

李提出了这个想法,大家讨论了一番,觉得是解决问题的选项之一。不过,这件事情太大了,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决定的。

最后,李提出返回大唐,督促后续的粮食调运问题。

12月8日,李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。

12月22日早上,长安城。

把守长安城北门的官兵们,懒洋洋地眯着眼睛,享受着阳光带来的一丝温暖的感觉。突然,远处传来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。

城楼上的伍长眼尖,他看到一个信使快马驰来,背上插的是红旗。“红旗报捷!”他一下子激动起来。大唐与草原部族开战已经24天了,长安城的军民都在等着边关的消息,最期盼的就是捷报了。

“让开,快让开。”城门口的官兵们驱赶着行人,为信使让路。

转瞬之间,信使已经来到了城门口。信使风尘仆仆,年轻的脸庞透着倦容,双目却是炯炯有神。他不等守城官兵询问,就大声喊着:“边关大捷。李靖大破敌军,歼敌10万。侯君集直捣王庭,生擒薛延陀部可汗夷男!”

信使一路狂奔,一路大声报捷。

不久,长安城里人声鼎沸,还响起了锣鼓声和爆竿(竹)声。

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捷

此时,正值早朝。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们都听到了外面的喧哗声。

李世民问道:“外面喧哗,出了什么事?”

他话音未落,兵部的一位郎中(从五品上)手捧着边报进来了,他声音颤抖着说道:“大捷啊,皇上!”

大殿里一阵喧哗。

李世民接过奏章用眼睛一扫,兴奋地说道:“好啊!好消息!李靖传来捷报,已经击败了薛延陀的主力,歼敌10万。侯君集袭占了薛延陀王庭,俘虏了薛延陀贵族和部众3万余人,并且,在突利部的配合下,活捉了薛延陀部族可汗夷男。彻底解决了薛延陀的势力。”

李靖在军报里简单介绍了战事的经过。

原来,在11月28号那天,薛延陀部族可汗夷男,亲自统帅16万大军,兵分两路直扑新洲的礼县和新洲城。

一开始的时候,薛延陀军进展顺利,轻易地就拿下了礼县,却发现礼县就是一座空城。气得夷男可汗下令烧毁了礼县。

接下来,薛延陀军进攻新洲城,却遇到了唐军的顽强抵抗。他们发现,新洲城墙已经明显地加高加固了。经过三天的攻击,薛延陀军死伤惨重,没有任何进展。

除了进攻新洲以外,薛延陀军还分兵四处劫掠。令他们意外地的是,小的村庄空无一人,大一点的村镇都加固了城防,里面都有正规的唐军重兵驻守。薛延陀军几乎一无所获。

此时,夷男可汗才发现,唐军早有准备。他不知道的是,由于唐军不在需要对付突利和铁勒部,已经在新洲一线,集结了25万大军。并且,援军还在不断地赶来。

陇右道行军总管英国贞武公李绩,指挥着唐军扼守坚城,迟滞薛延陀军的进攻,同时调集骑兵向其两翼移动。

12月6号,侯君集成功袭占了薛延陀部王庭。薛延陀军开始撤退,李绩指挥大军全线反击,薛延陀军且战且退。

12月10日,大将军李靖亲率谯国襄公柴绍所部6万唐军,借道突利部,包抄了薛延陀军后路,薛延陀军腹背受敌,军心动摇,其主力被唐军歼灭。

12月17日,薛延陀部族可汗夷男率领残兵1万,逃往突利部,企图借道突利部,翻越阴山,逃往漠北。

就在他们到达突利部边境的时候,迎面遇见突利部大军。他们不仅不让夷男通过,还向他们放箭,逼迫他们退走。夷男等人转向西北,此时,他的手下纷纷逃散,只剩下不到3000人了。路上遇到包抄过来的侯君集,夷男被其擒获。

这样算下来,整场战争只用了19天就结束了。捷报传到长安,用了5天时间,这才到了12月22号。

大唐以仅仅不到3万人的损失,成功地击败了草原联军33万人的进犯。并且彻底瓦解了薛延陀的势力,收服了突利部和铁勒部。

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