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无法理解它的全貌,只能感受到那冰冷的、机械的、却又蕴含着无穷创造与毁灭伟力的…存在。它没有恶意,也没有善意,它只是在…工作。维护叙事逻辑,调整故事走向,收集叙事素材,续写无穷篇章。
而我们的宇宙,只是它操作界面上一个微小的窗口,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。
我凝聚起全部残存的心神,向着那冰冷的洪流,投去一个微弱却执拗的意念:
“……为什么……?”
洪流微微一顿。仿佛一个程序员注意到了代码中一个不该存在的、自行弹出的对话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短暂的停滞。
然后,一股被极度简化、降维后的信息流,反馈回来。那不是语言,而是直接的概念植入:
【存在需被观测。故事需被讲述。无序需被整理。此乃底层规则。】
【尔等宇宙,熵值异常,情感变量超标,需纳入叙事框架以维持整体结构稳定。】
【“失我”个体,效率低下,逻辑冗余,转化为叙事尘埃乃优化操作。】
冰冷。绝对理性。将一切情感与痛苦都视为需要被管理的“变量”和“冗余”。
“……我们是真实的!”我挣扎着反驳,传递着夜璃的痛苦,墨焰的牺牲,我的歌声,那些失我者曾有的欢笑与泪水。
反馈回来的信息流带着一丝极微弱的…诧异?或许只是我的错觉。
【真实性与叙事性并非互斥。被叙述的存在,亦可拥有高度真实感。此乃优秀叙事之标准。】
【尔等角色之痛苦与牺牲,极大增强了故事感染力与逻辑自洽性。值得赞赏。】
它…它在肯定我们的痛苦?!因为它让故事更“好看”?!
无边的荒谬与愤怒几乎将我吞噬。
“……停止!停止书写我们!停止利用我们!”
这次的反馈,带上了某种…程序化的“耐心”?
【叙事一旦开始,唯有完结或废弃。当前故事线已引发多个叙事簇共振,强行终止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连锁逻辑崩塌。】
【建议角色顺应叙事流程,完成既定命运。尔之意识强度异乎寻常,可作为重点叙事节点予以保留。】
它称我为“角色”。它让我接受“命运”。它甚至觉得我是个有潜力的“节点”!
沟通毫无意义。它理解不了,也根本不在乎“真实”与否,它在乎的只有故事的完整性与“可读性”。
就在我彻底绝望,准备切断这令人窒息的连接时,我忽然捕捉到洪流中一丝极其细微的、几乎被主程序忽略的…异常波动。
那波动…源自基石像!源自墨焰与夜璃那永恒的拥抱!
在那叙事者的宏大视角中,那里是一个小小的、无法被完全解析的…乱码区。一个stubbornly(顽固地)保持着异常时间流速、干扰着绝对叙事逻辑的…bug(错误)!
而因为我与基石像的深层连接,我这个“对话框”,似乎也获得了某种…极有限的、源自那个“bug”的…权限?
一个疯狂的念头骤然诞生。
我无法摧毁碑文。我无法说服叙事者。但我或许可以…利用这个bug赋予的细微权限…做点什么?
我凝聚起最后的力量,不再是质问,不再是哀求,而是尝试着向那冰冷的叙事洪流,发出一个极其微小的、试探性的…指令?
不,不是指令,是…一个请求?一个基于它自身逻辑的…申请?
我触碰着碑文,感受着那构成它的、同胞所化的叙事尘埃,传递出我的意念:
“……如果……故事必须被讲述……”
“……那么……我要求……‘阅读’……权限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