肮——响,本字作左口右昂
卢——绿,“绿”读作“卢”。
撇——差,孬,不行
黑——黑色。音与说话时的“嘿嘿”相近。不读hei,发音介于he与hei之间,二声。
花——劈,砍
活——使刺痛,发痒。原字作“蠚”,如“活麻”
的——的,读作“里”,一声。
头——表方位,相当于“里”“面”。如“屋头”意为“屋里”,“坟山头”里为“坟里”。
贼——贼,“贼”字川话中读zui(嘴),二声。普通话中zui音无二声,“嘴”作三声。
喊——叫。有时用于组词,如“喊声”意为“万一”“如果”;“硬是喊”意为“实在是”
默——心里暗想。川话中“默”和“麦”读音一样,发音介于me与mei之间。如“默一哈”意为“想一下”。
搁——搁,放置。搁:ke(科),异读现象。不读ge。
倒——到,四川方言中的异读。“到”字很多时候读成“倒”。另外“倒”用在动词之后作副词,相当于“着”,如“看
倒”意为“看着”
寒——咸。四川方言中的异读。“咸”读成“寒”。
抻——伸,读作“撑”。如“抻懒腰”读作“撑懒腰”。四川方话中“伸”与“抻”读音含义相近,都读作“撑”。
住——做,做事情。异读现象。如四川方言“做事”要说成“住事”。
安——淹。如“那个人遭水安死了”意为“那个人被水淹死了”。
安——安,安放,摆放,搁置,蓄意。如“把桌子安一哈”意为“把桌子摆放一下”。“安起心”意为“存心”
胡——胡(服)。四川方言hu一律读成fu。如胡、湖、葫、户等字均读成fu,声调不变。
木——蠢,笨,痴傻;麻木。木:mu,四声。川话中说“木头”或“树木”时反而读作二声。只有当变时“蠢笨”的意义
时读四声(与普通话一样)。表示“麻木”的时候可以只说“木”,可读二声或四声均可。
革——割,划。革:ge,读时介于ge与gei之间,二声,而与普通话的ge不太一样。又写作“格”。如“他把猪儿一刀儿革
死了”意为“他将猪一刀杀死了”。
折——摘。如“折柑子”意为“摘柑桔”。与古诗“有花堪折直须折”中的“折”字意同。
择——挑选。择:ce,二声。而不读zhe。川话中无翘舌和不翘舌之分,一律为不翘舌发音(儿话音出外)。
撇——掰,将东西掰断;或指形状很别扭。如“撇菜叶子”意为“把菜叶掰下来”。
孬——很差,孬:pie,四声。注意不读nao。如“孬得很”意为“差得很”
爪——踹,蹬,踢,爪:zhua,二声
爪——啄,爪:zhua,二声。“爪爪”又指钩状的突出物,因鸟嘴一般呈钩状。
敲——敲,读kao(*),一声。如“敲砂罐”意思即“枪毙”的意思
甩——扔,丢掉,摇晃;抽,鞭打。如“把垃圾甩了”“甩他几鞭子”。
岩——岩。川话中“岩”读ai(皑),二声。如“岩芊”读成“皑芊”;“岩岩”读成“皑皑”。
胯——胯。胯:读作ka而不读kua,声调一致。
拗——动,晃动。拗:niu,四声。如“你拗啥子?”意为“你动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