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,没那么容易。我猜也是,这么大的事,肯定会牵扯到很多方面。
“我想到了三个问题。第一,首相和礼部尚书,会同意我离开帝都吗?第二,我要是主动提出带罗莎莉亚旅行,可能会被他们认为‘我在听罗莎莉亚的吩咐,被她影响了’。第三,这种‘脱离派系掌控’的行为,说不定会被解读为‘我在偏向中立派’,反而引发新的猜忌。对吧?”
这次出行,我的核心目的是“走遍全国,了解实际情况”,只要能达成这个目的,其他的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;可要是解决不好这三个问题,别说出行了,还可能让之前的计划都泡汤,那就危险了。
“陛下说得没错。”沃德点头,“关于前两个问题,其实有一个解决办法——把旅行的目的地,除了‘第一个地方’之外,全都交给首相和礼部尚书决定。”
把目的地的决定权交出去,他们就会觉得“能掌控皇帝的行踪”,可以只带我去看他们想让我看的地方,隐瞒那些他们不想让我知道的情况。
想要得到一些东西,总得放弃另一些东西。现在这种处境,我必须接受“被他们利用”的可能,才能换得出行的机会——当然,我也不会完全被动,总会找到机会了解到真实情况,不会真的被他们蒙在鼓里。
“至于第三个问题,解决办法在帕莱斯卿(指沃德自己)您身上——把您留在帝都。”
“臣明白了……”沃德听完,陷入了沉思,大概是在琢磨这个安排的可行性。
看着他沉思的样子,我突然想起小时候,第一次跟爸妈说“想在朋友家过夜”时的场景,心里又紧张又期待——现在的感觉,竟然有点像当时。
没过多久,沃德抬起头,语气坚定:“安保方面,臣会调动全国各地的间谍,确保陛下和公主的安全,不会出问题。至于臣,会尽量留在帝都,一边维持情报网络,一边牵制两大派系,不让他们趁机生事。”
太好了!这么说,他是同意这个计划了。
“好,那就这么定了。对了,刚才说的‘第一个地方’……要是让首相和礼部尚书来定,他们肯定会为了让我先去自己掌控的领地,吵得不可开交吧?”
毕竟,他们心里都打着小算盘——要是我先去了某一方的领地,在外人看来,就像是“偏向那一方”;而且他们也想借着这个机会,在我面前展示自己的实力,争取好感。更何况,在他们眼里,我还是个“孩子”,说不定会觉得“我的兴趣来得快去得快,要是先去了自己这边,说不定我玩腻了就不想去另一边了”。
“陛下说得对,他们大概率会争执不下。”
“所以,第一个地方,就由你推荐决定吧——那是我很久以前就想去的地方,就算他们知道了,也不会觉得奇怪。”
只要说是“皇帝早就感兴趣的地方”,就算不是他们推荐的,也合情合理,不会引发“偏向谁”的猜忌,还能避开他们的争执。
“原来是这样……那臣有个提议,第二个地方,可以定在劳尔公国——那里靠近提阿纳贝联盟的边境,之前还发生过和提阿纳贝联盟的小规模冲突。”
沃德的心思很缜密:现在劳尔公国的情况比较特殊,有雇佣兵偷偷入侵领土,当地贵族却在刻意隐瞒;这种事迟早会暴露,礼部尚书本来就想找机会揭穿首相的“管控不力”,只要提议去劳尔公国,他肯定会点头同意;而对掌控劳尔公国的拉乌尔公爵(首相派系)来说,能让“皇帝的旅行目的地”排在第二位,也不算吃亏,不会强烈反对。
“这个安排很好,就交给你调整细节吧。”
“臣遵命……不过还有一件事,陛下最好也体谅一下摄政王,旅行期间,定期回帝都看看比较好。”
啊,说得也是。摄政王那个老妇人,要是我长时间不在帝都,没人牵制她,说不定会趁机搞事,把帝都搅得鸡飞狗跳,到时候反而麻烦。
“我知道了。我会安排定期回帝都,冬天也会留在王宫,不会一直在外。这样算下来,要走遍全国,大概需要好几年时间……”
“没问题,时间足够。等臣把各地的情报网络梳理清楚,拿到完整的报告,就放法比奥跟陛下一起出行——他能力出众,能帮陛下处理不少杂事。”
“好,那我就等着了。”
现在,剩下的事情,就是通知首相和礼部尚书,敲定出行的具体时间了……
※※※※※
消息传到贵族们耳中时,有人私下嘀咕:“皇帝还是这么任性,想一出是一出。”
而此时的我,正对着罗莎莉亚说:“你既然特意从贝尔贝王国来帝国,肯定想多了解一下我的国家吧?”
“嗯,确实……只是……”罗莎莉亚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——她大概是没想到,我会突然提出旅行的事。
我没注意到她的神色,转头对着召来的首相和礼部尚书,直接下令:“我打算和罗莎莉亚一起,去全国各地旅行。除了第一个地方已经定好,剩下的目的地,就交给你们俩商量决定。到时候你们好好安排,既要让罗莎莉亚好好了解帝国,也要让我们玩得尽兴。”
这场后来被载入史册、称为“帝国之旅”的行程,就这么定了。在外人看来,这或许只是皇帝一时兴起、任性而为的决定;可只有我们知道,这趟旅程,不仅是为了躲避危险、了解国情,更是为了积蓄力量——
而随着这趟旅程的开启,帝国乃至整个东大陆的历史,也即将迈入一个动荡却充满转折的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