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9小说网

669小说网>鉴宝重生类 > 第290章 画上几只鸡这就是鸡缸杯(第2页)

第290章 画上几只鸡这就是鸡缸杯(第2页)

再者不管是河津窑,还是霍州窑,都是山西的遗址。不论是哪个代表性强一点,价值高一点,都不影响扩大本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说直白一点:只要发掘,只要研究,就绕不开省文物局,该有的荣誉都会有。

不然还能长翅膀飞出去?

正思忖间,林思成站起身:

“为了便于领导们了解的更直观,也为了让各单位清楚的了解此次考古工作的计划与方案,我现在将截止目前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、成果,简单的阐述一下……”

说着,林思成从包里拿出一枚U盘交给工作人员。同时,两位司秘书给主席台上的每位挨个发文件。

随即,屏幕上出现PPT文件:北宋景德镇湖田窑影青瓷工艺技术流布与演变。暨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,薄胎瓷在宫廷贡瓷体系中的代表性与影响力。

看着资料上硕大而又引目的标题,郑铭眉头微皱:河津瓷就河津瓷,或者标霍州瓷也行,老提景德镇和湖田窑干什么?

还把标题起这么大?

林思成应该是故意的……不对,完全可以把“应该”取掉。

他气自己和蒋承应背信弃义,卸磨杀驴,所以拐着弯的报复。

但无所谓,你再怎么强调景德镇,影青瓷,但宋代后工艺失传是不争的事实。想继续研究和论证工艺流布和演变,那就必然绕不开河津瓷和霍州瓷。

想到这里,郑铭扯了扯嘴角,锁住的眉头也舒展开来。

他正想着要不要安慰一下蒋承应,会场里“嗡”的一下。

像是捅了密蜂窝,上百道声音乍然而发,又汇聚到一起。吵闹、嘈杂、混乱不清。

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屏幕,脸上满是震惊、怀疑,不可思议。

郑铭愣了一下,猛的回过头。

没错,还是那个标题:宋代湖田窑影青瓷。但之下,多了好多子标题:

官窑体系演变:宋代景德镇湖田窑影青瓷(卵白玉瓷)——元代卵白釉(景德镇御窑)、明代永乐甜白釉(景德镇御窑)——成化蛋壳器(景德镇御窑)——成化斗彩(景德镇御窑)——青花釉里红(景德镇御窑)——清代脱胎器。

民窑体系:一、宋代湖田窑影青瓷——宋末金代河津窑细白瓷。覆盖年代:金代。流布范围:晋南。

二、宋代湖田窑影青瓷——金代霍州窑薄胎瓷——元代薄胎器(部瓷)——明代藩王府刻花瓷。覆盖年代:金、元、明。流布范围:山西及西北。

三,明代永乐甜白釉——德化窑白瓷。覆盖年代:明、清。流布范围:全国、亚洲、欧洲……

“轰~”

郑铭感觉脑子里像是炸了一下,所有的血液都涌上了脑门。

再是外行,也知道甜白釉、斗彩、青花釉里红是什么东西。再是门外汉也能看明白,这上面是什么意思。

何况,他还是半个专家。

这些贡瓷、御器的烧造工艺,全都源自于湖田窑影青瓷。也就是林思成孜孜不倦,念念不忘的卵白玉。

但整个官窑传承体系和流布过程中,压根就没河津窑的影子。甚至于在民窑体系中,也是垫底的那一个。

霍州瓷稍好点,在元代短暂的进入过官窑体系,且在明代专烧王府用瓷。

但在那么多的御窑,那么多的名瓷面前,影响力几乎忽略不计。

不信?

也别和什么甜白釉、斗彩比,就比德化白。三种瓷器各拿一件,到收藏圈子里里问问。

德化白:这个厉害,明清两代民窑白釉瓷巅峰。

霍州瓷:唏,好像有点印象。

河津瓷:这什么玩意?

一分钟之前自己都还在想:想要继续研究影青瓷,必然绕不开河津瓷,霍州瓷。但眨眼的功夫,脸就被打的啪啪响?

要还不信,再各拿一件,再到考古和学术圈子里问问:除非专家脑子被驴踢肿了,才放着御瓷和德化白不研究,转而研究没半点知名度的河津瓷、霍州瓷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