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松日后可能中状元,这样的人,吕陶也想卖个好。
但罪证确凿,这样的人命官司不好弄。
武松回头问吴月娘:“你家生药铺开了许多年,怎么会抓错药呢?”
吴月娘也觉得不可思议,摇头道:
“这些个年了,从未出错过的。”
“这副药谁抓的?”
吴月娘转头问傅铭,傅铭回道:
“是平安。”
武松吩咐道:
“把那个抓药的平安找过来。”
傅铭出去找人,很快,一个年轻人带进来。
“大人、娘子。”
平安低着头,不敢看人。
武松问道:“你在生药铺多少年了?”
“11年。”
吴月娘补充道:“这是我家买来的家奴,一直都在生药铺。”
武松问道:“你把炮附子抓成生附子,怎么会这样?”
平安不说话,傅铭骂道:
“就是个不长眼的,手滑了。”
武松看了一眼傅铭,问道:
“如今那李瘸子死了,这是命案,你可知要担负多大刑罚?”
平安还是低头不说话。
傅铭开口道:“须罚你30贯铜钱,便是将你卖掉,也凑不出这钱。”
平安依旧低头不语。
武松看向县尉吕陶,呵呵笑道:
“我大宋国法森严,按《宋刑统》所定,不按方剂抓药杀人,以杀人罪论处。”
“轻则流放,重则杀头!岂是区区30贯钱够的?”
大宋的刑罚,对于抓错药致人死亡,有明确的规定。
当然,在执行中有很多通融之处。
比如有钱人,可以买通官吏,买通死者家属,花钱了事、花钱减刑。
但是对于普通人,就是实实在在按照刑罚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