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得孙琰离开,刘封不由扶额:“你难道不知道,孤与法令君不和?”
孙成嘿嘿一笑:“所以才来找秭夫商议啊,我跟法令君的女儿是两情相悦。”
“这事孤帮不了你。”刘封直言拒绝,见孙成面色一苦,刘封又道:“孤虽然帮不了你,但你可以去找太子。太子要撮合此事,易如反掌。”
孙成面色复喜:“当真?太子真能撮合?”
刘封嘴角一勾:“太子如今正是军威浩荡之时,主持个婚事难道还会有难处?
孙从事自徐州时就跟着父皇了,兼之孙从事乃康成公门人,孙从事的儿子娶法令君的女儿,这是门当户对,再有太子主持,谁敢说半个不字?
再替孤给太子捎句话:古有廉颇蔺相如将相和,如今燕王与尚书令不和,有损国之威严,太子应效仿前人故旧,为燕王与尚书令解斗。
正好:私事公事一并解决了。”
孙成大喜:“我就知道姊夫肯定有办法,我这就去寻太子。”
看着离去的孙成,刘封又想到了刘爽和刘瓒。
要维系一个政权,光有热血是不够的,还得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。
皇权如此。
世家亦如此。
为何寒门子即便立了大功也难以形成豪门家族?
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寒门子族人太少了,无法通过联姻来构建关系网。
不论是哪个乱世,门当户对且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依旧是庇护家族的良策。
虽说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很感人,但从理性角度来讲:覆巢之下无完卵,在乱世之中,若是家族都不存在了,所谓的自由恋爱结果也只会是男的蒸女的煮。
刘封同样需要通过联姻来构建关系网。
正巧。
孙成意外的跟法正的女儿看对眼了,若不撮合两人,刘封都对不起这送上门的馅饼。
以法正的年龄,只要不染上恶疾,不遇上重大打击,这个尚书令至少还能再当十年。
而这十年内,刘封必然还会再次起兵北伐。
为了针对刘封,必然还会有流言出现。
刘封不希望下一次流言出现时,法正也作壁上观。
法正虽然是个人材也有忠心,但法正忠的是刘备是刘禅不是刘封,只有将利益绑定,法正才不会在今后流言再起时作壁上观。
与刘禅假装不和的计策,用一次就够了,再用就老了。
接下来。
刘封更倾向于将阵营内的力量都拧成一股绳,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平定中原。
譬如桓温北伐,明明军事上已经成功了,却因为政治上的掣肘而让北伐夺取的城池得而复失。
在正式北伐中原前,刘封得将这些问题一一规避。
刘封也快四十了。
如不能在有生之年内北定中原,未来之事也就难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