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听了楚琛所言,注意力都转了过来。他们虽然觉得楚琛应该也对古琴并不精通,但楚琛既然有那么渊博的知识面,那么他说判断不了真伪。他说的那张古琴很可能并不一般。
“阿琛,你说的是什么琴?”刘老有些好奇的问道。
楚琛微微一笑道:“大家看过之后就知道了……”
说着。他把手里提的东西放在旁边,随后把那张古琴从袋子里面拿了出来。并放到了众人我桌子上。
“啊!龟纹断!”费老看到古琴的全貌时,就瞪大了眼睛惊呼了一声。
“居然还有梅花断!”钱老也惊呼了起来。
听到这里时,其他人都再也坐不住了,“呼啦”一声,都围了上去。
“这些纹断都是真得吗?要知道,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,仿制纹断的方法可是五花八门,特别繁多!”赵学义连忙问道。
吴叔闻言就说道:“你这不是说的废话嘛,小琛难道连假的断纹还看不出来?”
赵学义说出这番话,也是因为一时被两种只有耳闻不见其身的纹断给震住了,当他听了吴叔所言时,才反应过来,楚琛再怎么对古琴不精通,但凭楚琛在古玩鉴定上面的造诣,真假纹断还是分得清楚的。
此时,楚琛马上说道:“爸,我对古琴的鉴定确实并不怎么精通,不管是纹断还是其它方面,还是请各位前辈仔细看看再说吧,毕竟鉴定这事可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
虽说,楚琛已经用异能鉴定过古琴的真伪,但这种理由他又不能说出来,既然大家都知道他对古琴鉴定并不精通,那他就应该表现的谦虚谨慎才行,不然大家还以为他开始骄傲自满起来。
刘老他们知道楚琛一贯表现的不骄不躁,因此,对楚琛这样的表态到也没觉得意外,而那位费老以前对楚琛并不了解,听了楚琛所言,心里就暗自点了点头。
以前他对楚琛是否有真才实学,还多少觉得有些怀疑,但今天看到楚琛的那些珍藏,顿时就让他觉得楚琛确实名副其实,现在听了楚琛所言,更让他觉得,楚琛能够有现在这样的成就,还是很有道理的。
不过,这个念头只是在费老的脑子里一闪即过,他马上就把注意力放到了眼前这张古琴上面。
过了片刻,钱老就问道:“老费,你是专家,你觉得这纹断是真是假,我反正看不出它是仿制的。”
费老有些激动和兴奋的回道:“应该都是自然形成的!”
钱老闻言也兴奋的说道:“那么也就是说,这张琴的历史肯定超过千年喽!而且唐琴一般以蛇蝮纹居多,而这张琴上面主要是龟纹断和梅花断,也就是说,它的历史肯定不止唐代,很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古琴!”
此是,刘思哲有些疑惑的问道:“那我前天看到一本杂志上说,古琴上的断纹只是大致的依据,并不能通过断纹就能下结论说,琴的制作年代。而且上面还介绍说,明清时期的古琴,都不到五百年,纹断就已经大小相杂了。”
刘老闻言就皱着眉头,一脸严肃的问道:“杂志上真的这么说?还是你看书不仔细?”
刘思哲一脸冤枉道:“我发誓,我真的认真看的,如果看得不仔细,我也不敢在各位前辈面前开口啊!”
“你一会把杂志的名称告诉我,这不是误人子弟吗?”
刘老有些气愤的说道:“古人说,古琴一般都是先有大的纹断,旁边才出现小断,一般来说,琴越久,纹断越多,这一点,在鹿角漆胎较厚的琴上是相当准确的。至于说漆胎质地酥松的琴,别说四五百年,就算是几年有纹断也是非常正常的。”
“他光说明清时期的琴就有大小断纹,却对漆胎的厚薄只字不提,这不是误人子弟是什么?”
钱老也忿忿的说道:“是啊!现在的一些书,写的是缺斤少两,而且有些作者还是半吊子。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,对需要的读者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。错误连篇的书,不是育人而是害人,这样的书,这样的作者,就应该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”
“好了,这种沉重的话题,还是以后再讨论吧!”
大家沉默了片刻,刘老就摆了摆手,转头对楚琛说道:“阿琛,你刚才说你判断不出这把琴的真伪,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楚琛微微一笑道:“你们看过琴背的铭文,就应该明白我指的是什么了。”
“咦!”
刘老点了点头,随后把琴身翻过来,当龙池上的铭文映入众人眼帘时,吴叔就轻咦一声道:“怎么用的是金文?这样的铭文很少见啊!”
“绕梁、余音绕梁!”懂得金文的钱老,把字读了出来。
“绕梁?”刘思哲喃喃的说了一句,随即他就反应过来,眼睛瞪的老大,惊叫道:“难道是四大古琴中的‘绕梁’?”
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,而他们的表情也和刘思哲一样,全都显得震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