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也不知道,那张古琴会是费老的,早知道我就不砸了!”刘思哲低声嘀咕道。
听了刘思哲所言,刘老真是气不打一处来,怒斥道:“难道不是费老的你就能砸了?你以为一把好的古琴从明代传到现在,是那么容易的?!”
刘思哲低着头,呐呐不言。
这时,旁边那位六十多岁的老者,笑着说道:“我之前也听过小张那人对顾客喜欢区别对待,而且又伶牙俐齿,有道是一个巴掌拍不响,刘老,这事您也就别怪小刘了。”
听到这里,刘思哲好像有了共鸣,他愤愤不平的说道:“费老说的是,那人根本就是莫名其妙,那张琴我连摸都不能摸,但是旁边一位爆发户那样的老板就能摸,而且还能上手鉴赏。我说了那人一句,她到反而骂起我来了,而且骂的叫难听……”
刘老打断了刘思哲的话,斥道:“怎么,别人骂你几句,你就拿古琴出气?你有本事骂回去啊!”
刘思哲嘀咕道:“这不是因为骂不过她嘛!”
“扑哧!”其他人都被刘思哲的这句话给逗乐了,现场有些迟疑的气氛也顿时一松。
刘老也给这句话给气乐了:“和你说话真是对牛弹琴!”
刘思哲据理力争:“我也懂得欣赏古琴的,怎么就对牛弹琴了!”
“呀呵!”刘老上下打量了刘思哲一眼,似笑非笑的说道:“那你就给我们大家谈谈古琴呢!”
“这有什么困难的!”
刘思哲侃侃而谈:“琴,是咱们国家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,因为要和西洋琴区分,本世纪初才被称作‘古琴’。琴的创制者有‘昔伏羲作琴’、‘神农作琴’、‘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’等说,作为传说,虽然不可尽信,但却可以看出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”
“在先秦时代,琴已很流行,如《书经》:‘搏拊琴瑟以咏’;《诗经》:‘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。’据现有的图象及文献资料,琴至迟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为后世通用的形制。唐代制造的琴传存至今,与宋元明清时造的琴,仅有造形艺术风格上的区别和音色追求的区别。”
“早在孔子时代,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,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,孔子、蔡邕、嵇康、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。琴的音乐神圣高雅,坦荡超逸,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,寄托理想。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,成为华夏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……”
接下来,刘思哲把古琴各部位的名称,以及式样等方面给大家准确无误的介绍了一番,随后有些得意洋产的说道:“爷爷,怎么样,我没说错吧?”(未完待续……)
第八百零一章 真?伪?
对于刘思哲能够这么详细的介绍古琴的一些知识,刘老到是没有想到,不过他马上就明白因为什么,于是似笑非笑的看了刘思哲和王小月一眼,说道:
“我记得你以前对古琴这东西可是很厌恶啊!叫你背刚才那些知识,跑的比兔子都快,怎么突然之间就转性了?”
刘思哲闻言尴尬一笑,旁边的王小月嘴角也露出了一点笑意。
“不过既然你已经知道古琴的意义,怎么还做出这种事情?!”
不过半响之后,刘老的表情又变得严厉了起来,这让刘思哲的脸上又开始发苦,王小月也紧咬着嘴唇,她刚起开口说些什么,刘思哲连忙偷偷的握了握她的手,让她不要说话。
此时,费老开口道:“刘老,这事过去就过去了,琴坏了,小刘又变不回来,只要他能记住这次的事情,就可以了,你也别再训他了!”
“哎!”刘老叹了口气,说道:“老费,你也知道好琴难找,损失了一张世界上就少一张,被这小兔崽子不分清红皂白的搞坏了一张,我真得觉得很可惜啊!”
刘思哲有些委屈的说道:“这不是当时正在火头上嘛,那人是女的,我又不能打……”
他刚说到这里,旁边的王小月就拉了拉他的衣角,让他别说了。
不过,就算这样,还是让原本火气已经有些降下来的刘老,火气“腾的”一下又窜了上来。
正当刘老满脸怒气的指着刘思哲,准备大骂一顿时。楚琛就抱着琴身和吴可一起,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。走进了屋里。
看到眼前的气氛有些凝重,楚琛微微一愣。就笑道:“怎么,大家正在开批斗大会吗?”
刘思哲看到楚琛进来,知道这次自己应该能够顺利过眼前这关了,他连忙感激地看了楚琛一眼。
事实和刘思哲想了差不多,刘老见到楚琛和吴可进来,脸色瞬间就变得好看了许多,他冷哼了一声,说道:“这小兔崽子把好好的一张明琴给砸了,你说要不要批斗。”
见刘老这么说。刘思哲连忙给了楚琛一个央求的眼神,想让楚琛把这个话题岔过去。
楚琛到是看懂了刘思哲的眼神,本来照他的本意是不想让刘思哲能够顺利过关的,不过现在还有王小月在,本着照顾王小月的想法,他点了点头说道:
“这实在太不应该了,确实应该批斗。不过,说起古琴,我这次也带回来一张古琴。只是我判断不了东西的真伪,正好各位前辈都在,还请各位前辈指教一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