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不行,能力有限,到现在都没搞明白最后那个趋近怎么算的……”
一个想进组的都没有!
在场可没人是傻子,半导体模型完善的难度这么高,研发进展肯定非常的缓慢,到时候再被人说能力不行,还不如不进组。
另外,进入研发组以后,原来的工作肯定会受到影响。
到时候,工作被别人顶替了怎么办?
再回去还有位置吗?
石耀坤见到众人的反应都感觉头大,但有什么办法呢?
研究已经买下来了!
难道放着不用?
买断也不是无限期的,合同上有规定,五年后,对方就可以发表成果了。
他们买过来自己搞研发,也是希望能更快的完善模型。
按照最初的想法,三个月时间完善模型,再利用模型做各类型半导体衬底计算,就能让半导体制造技术取得突破。
技术领域,时间比什么都重要!
现在连个研发小组都建不起来,还谈什么三个月完成……
“难道再找那个博士生?”
石耀坤思索着,叹了口气,“还是问一下吧,对方也许有办法?”
……
张明浩啃了几天的资料,对于视觉光感模型也有了一定了解。
他试了下《正确感知》。
可以!
“方向正确!”
“视觉光感模型和光学超材料理论结合,能实现隐形技术!”
这个结论太有意义了。
《正确感知》判断方向正确,跟着结合进行研发的路就是正确的。
研发用的是‘光学超材料理论’,而不是真正的光学超材料,也代表不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,‘路’也不会太远。
“应该是靠视觉观感的设计,再结合具有微弱光学超材料特性的材料。”
“理论构造设计,再去研究转化……”
“怎么做呢?”
张明浩思索着摇了摇头,研究问题不可能短时间解决。
……
周一傍晚,一栋教学楼的西侧大教室。
张明浩要做一项挑战性的工作--教学助理,简称助教,薛坤的助教。
薛坤交代一番,就让张明浩先过去了。
这是一节专业选修课,是面向整个理学部的大课,课程的名字叫《原子与分子物理》,选修的学生有近两百人。
张明浩的工作是进行点名,随后简单对课程进行一番介绍。
正式上课,就交给薛坤了。
第24章这后台是有多硬啊?
“我是这课程的助教,和你们一样,也是学生,博士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