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四,兴学堂以育人才。”
周益的笔尖落在国子监废墟的位置,朱砂画出国字形的学堂轮廓,“恢复国子监,在城乡设‘蒙学’,教孩童识字、算术、灵脉基础。教材删去元廷糟粕,重编《华夏通史》《农桑要术》《灵脉浅释》,无论贫富,孩童皆可入学,学费由官府补贴。”
燕红叶的灵脉弓在案头轻放,银箭指着学堂图纸:“军中也需学堂!教士兵识字、识阵、识灵脉符,既能提升战力,退伍后也能谋生。”
她想起飞虎队里目不识丁的新兵,“有学识才知忠义,学堂兴则民心智,才不会再被邪说蛊惑。”
李火旺看着图纸上的朱砂政令,狼头护腕的红光与众人的灵脉气息交融。他站起身,玄铁战刀在掌心一转,刀尖指向图纸中央的
“华夏”
二字:“废四等以聚民心,均赋税以安民生,修水利以兴农桑,兴学堂以育英才。此四策,正是新朝立足之本!”
众将同时起身,甲胄碰撞声如惊雷滚过大殿:“愿遵将军令!”
赵猛的战锤在案上砸出闷响,断腿的膝盖虽颤,声音却格外洪亮;周益的算筹排列成
“同心”
阵,红光冲天;南宫云与虎娃相视一笑,观测仪与修灵笔的光芒交相辉映。
周益展开第二卷图纸,上面已写好新政的推行步骤:“先以大都为试点,三月内废四等、清田亩;半年内开修水利、复蒙学;一年后推向华北,再图江南。”
他的笔尖在
“人才”
二字上加重,“还需设‘贤才馆’,广纳天下贤士,无论出身,有才者皆可入馆献策。”
夕阳落尽时,烛火已照亮整座大殿。图纸上的朱砂政令在火光中仿佛活了过来,与窗外灵脉流动的光晕呼应。李火旺将玄铁战刀横放在图纸上,刀身映出众人的面容:“新政由周益总领,林霜掌律法,南宫云掌灵脉水利,耶律诚掌民族事务,燕红叶掌军民学堂。”
他的目光扫过断垣外的星空,“从今日起,我们不仅是抗虏军,更是华夏新朝的奠基者!”
众将散去时,周益的算筹仍在图纸上跳动。竹片红光组成数据流,测算着新政推行的细节,从粮种调配到学堂教材,从水利工期到律法条文,密密麻麻却井然有序。李火旺走到他身后,看着图纸上的蓝图,狼头护腕的红光温柔地笼罩着这卷承载希望的宣纸。
“这天下,终究要走向安宁。”
周益推了推镜片,算筹在掌心转出平和的光晕。远处传来蒙学孩童的读书声
——
那是虎娃带着第一批学童在临时学堂启蒙,稚嫩的声音穿过残垣,与灵脉流动的嗡鸣交织,像在为这新朝蓝图,奏响最温柔的序曲。
大殿外的夜空,星辰格外明亮。灵脉修复后的光晕在街道上流淌,映着百姓家中渐次亮起的灯火,与大殿的烛火连成一片。这张新朝蓝图,正从太和殿的残垣中起步,向着满目疮痍却充满希望的大地,缓缓铺展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