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的农田分为两种,一种是只用来种稻谷,收割了稻谷就空着,另外就一种旱田就会利用起来种点蔬菜或是油菜什么的。这种旱田是地理位置造成的,一般不容易关住水,自然而然这田里的水就会给漏干了。
两人分头行动,一人一块田,不过这时候来割稻谷的村民也有很多,大家打着招呼,也相互夸张起来,说是你家的稻谷长得多好云云……
同样的农田,同样的种子,同样的种植时间,而最后因为管理问题,其丰收量也会不太相同,主要还是在施肥和打农药方面,稻谷是必须要打农药的,其实这个农药在村里真的不能避免,家家户户都准备有……
因为人工插秧,所以长得很有规律,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手可以抓两到三股,也就是割三下就放一下,而割两回又并成一股,然后交叉叠成小堆,到最后还是移动整理成一条直线,这是方便第二天用半筒打谷子。
方文穿着短裤,戴着草帽,这镰刀不停的挥舞,动作很快,他力气大,割起秧苗来毫不费力。
等把旱田的秧苗割完,这天也渐渐暗淡了下来,奶奶也过来叫吃饭了,方文抹了把汗,也不去管这边没割完的,这个到不用急,因为明天也请了几个亲戚来帮忙。
回了家大吃大喝了一顿,狗儿明天就要去上学了,直接读二年纪,也会一早就出门。
第二天,天刚蒙蒙亮,方文又出发了,一般情况下,是由家的妇女在头一天的下午和第二天的清晨开始割稻谷,然后等男人们用过早饭,就抬着半筒和打谷机下田,开始打之前割好的稻谷,一千多多斤的谷子,需要两个壮汗打上一天。
因为其中会因为农田的分布情况,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,好比,这块一块田打完之后,可能要半个小时后才能把打谷机等等移到下一块田去,快也要十来分钟。
而一些偏僻的农田,一般是村民们把去秧苗割了背回家里打,因为太偏僻了,抬打谷机过去实在不划算。
而两个壮汉在打谷子的时候还需要两个人在旁边给递稻谷,一般是老人或是小孩来干,这样壮男只需要猛睬打谷机,手上刷刷的洗谷子就可以了。
而妇女们一般在上午十点左右就能把稻谷完全割完,这时候就赶紧回家去去做饭,而且还需要晒稻谷,谷子和玉米不同,玉米摘回来就已经成熟了,而谷子虽然也是如此,但因为在打的过程中会碰到水,如果不赶紧晒干,就会发霉或发芽。
所以如果来不及晒干,晚上就要用风扇吹通宵,这会相当麻烦,一般都是赶紧用晒谷耙把里面的秧苗给刮出来,然后翻动晒谷子,至少要把看得见的水给晒干才行。
随后就是水磨的功夫了,一天天的把谷子拿出来晒,不过谷子比包谷要还一些,晒不了那么久。
方文割到天亮的时候,就回家吃早饭,这时候几个亲戚也来了,早饭到也丰盛,白米饭,还有肉食,饭后,大家都下了田。
方文因为气力大,也就承担操作打谷机的任务,二叔和他一起,不过脚上却不用发力,方文一个人睬着就ok了呢……
很快,打谷特有的声音响了起来,“呜呜的~~~。”声音有些低沉,也有些清脆……
一些还没开始上学的孩童也跑到田埂上玩耍,手里拿着一个狗尾巴草,上面穿着一个泥鳅或是坐在半筒后面的,随着打谷机的起伏,晃动着小身板。
妇人们一般都不说笑,分布开来,需要火速把稻谷收割完,码好后就要回家里去了……
方文刷刷的洗着谷子,脸上有多了些泥泞,一边抽着烟,闻着稻谷秧苗的味道,到是有些别样,心理也很宁静……
好在二叔家的地并不多,索性一次性搞定,到了下午三点,大伙也就收工往家里走了,来了两个叔叔辈帮着挑谷子,还有几个婶子过来帮忙,算上小孩子,也就两桌而已。
打谷子的事自然是在自己家里吃饭,到没让鱼庄帮着安排。
方文把小丫头搂到脖子上,挑着最后一箩筐谷子上了路,至于半筒和打谷机到是不用带回来,因为明儿亲戚还会接着用,放在田里盖好就行,也不怕别人来偷了,这玩意儿偷了也是用啊。
“文叔,我也想去上学呢。”
方文笑道:“等你上了学就知道恼火了。”
“那我还是想上学。”小丫头搂着他的脑袋说道。
“要不文叔在公社办个幼儿园吧。”方文逗弄道,话一出口,忽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