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9小说网

669小说网>中国历史第一名管仲 > 第7部分(第3页)

第7部分(第3页)

管仲手捧帛巾出神地看着说:";一定会回来的,你看,画上的鱼儿成双成对,相亲相依欢乐游弋,我就是你画中的一条鱼…。。";

文婧脸庞微红,低下了头,过了一会儿,端详着管仲说:";来,坐下,我用帛画先给你扎个头巾。头巾扎好后,文婧深情地扶着管仲的双肩,凝视着管仲:";你真的会游回来么?";

管仲抬头静静地凝视着文婧,郑重地点了点头。

文婧离开管仲身边,从妆台拿出剪刀,面对着铜镜剪下一束秀发,捋成一缕青丝,打了一个结,垫上一块红布,接着,凝视着管仲,双手捧着递给了他。

管仲双手接过这束秀发,细心地包起来揣进怀前衣裳的内兜里。眼睛闪着激动的泪光,久久凝视着文婧。他扶着文婧双肩说:";走,骑着马儿再去看一看淮河!";

淮河岸上,一匹奔马坐上一男一女:管仲激情纵缰,文婧秀发飘逸。

沿着延伸到天际的河岸,跑了很久很久,管仲勒马呼唤:";淮河……你作证,我愿像今日的同行,和文婧结伴走过一生!";

呼唤在回荡,浪花在飞卷,淮河在奔流,岸柳在飞舞,文婧搂紧了管仲的腰,把脸庞轻轻地贴在管仲的背上……

※※

几天后的清晨,晓雾轻抚着淮河两岸。

起程的管仲立在远行的船头。鲍叔牙站在岸上远远地抱拳送别,文婧手抱一

架古琴。船上的艄公摇动了船橹,文婧心一惊,拨动了琴弦,狂弹一曲《高山流水》为管仲送别,直到在船头招手的管仲渐行渐远,消失在朦胧的烟波里……文婧心触景生情,一阵心悸:管哥此行会是雾里行舟么?他如何独自面对扑朔迷离的运命啊!";

只听:

一声琴止,

两行清泪。

管仲离开了钟离,爬山涉水走向齐国。

雨天,他头戴斗笠、身披蓑衣、拄竹竿、冒雨翻越山梁;

晴日,他打短工,搓麻绳编草鞋、边干活边与农民交谈;

到了冬天,他走进城邑,肩挎着草鞋、箭袋,穿街走巷叫卖,漫天雪花飘落在他已经泛白、破旧的衣上,他终于来到了齐国的都城……临淄。

六、管仲赴齐  洞箫古琴

※※

管仲来到齐都临淄,面对街衢熙熙攘攘的人流,感受着他预料中的迷茫,那个时候没有科举制度,要成为诸侯身边的臣子,只有两条路可走,一是先成为朝中公族或某位大臣的家臣、舍人、门客,然后被引荐,春秋晚期的孔子走的正是这样的路;二是朝廷因为某人的名气和专长而被起用。两种机会都需要时间和机缘,与管仲一前一后来到齐都临淄寻找仕途的,还有后来成为春秋秦国名相的百里奚,可是,管仲与百里奚未曾谋过面,当时,他们都是不起眼的一介草民,谁也不会去在意他们。

管仲来到齐都,一晃就是两年过去了。

这两载,为了生存,他什么活都干,广交三教九流,也跟着陶商、盐商、皮货商等朋友,一起到齐都以外的地方去进货或者售货。几乎走遍了中原列国,每到一处,他总是记录下道途之险易,民情之好恶,百姓之温饱,政情之安危。

然而,每当齐都有重大活动,管仲还是有意识地留在齐都临淄,寻找跻身齐国政坛的机会。可不,齐都举办庙会,管仲以摆摊卖货的方式来到了庙会。

庙会的街路还蛮长,在小山麓下,可谓是:半是山色半是街。

庙会正街阔有四十多步,一直延伸到城隍庙根,街头两旁的最高大屋宇的山墙上,悬挂着珍禽标本以及漂亮的羽毛,还有那虎豹等奇兽的皮张,这恐怕是当时*上最豪华、最漂亮的装饰广告了,显出威风的气势和艳丽的风情,路人总要在此驻足流连观看一会。

庙街两旁重重错落着街店,这些店铺各卖各的货物,有卖衣裳布匹、粮米油盐、箱柜凳椅的,也有卖蒲合、簟席、屏帏、洗漱、鞍辔、弓剑的,还有卖时果、腊脯之类的店铺和货摊。走到庙殿附近,摆摊设点和挑着货郎挑子的生意就更是热闹,交易着蜜煎,笔墨、村姑绣作、领抹、花朵、珠翠头面、香药之类商品。

逛庙会的各色人等,既有街民、船夫、商人、艺人、工匠、锈女、巫师、郎中、算卜、乞丐,还有挑担、抬轿、拉车、驾马,推车的熙熙攘攘,时而可以听到各种吆喝声,哼在嘴边的小曲小调声。还可以见到做烧烤、小吃的,间或,还有绝活杂耍,好不热闹。

管仲找了一块靠井口不远的草地摆下摊位。

管仲摆的摊位别具一格,他很细心地布置一番,他先插上两根蛮高的粗竹竿,两根竹竿间系上麻绳,麻绳下悬挂着由文婧所画的一方方双鱼图的头巾,随微风飘动的头巾充满生机,像一面面招旗。一方方头巾下面是管仲要卖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