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元念道:“二十五年汉家郎,东征西讨战四方。鲤鱼坪上斩逆献,青山口内射胡狼!人言可畏摧直方,铁血丹心胸中藏!东虏斗胆下锦州?青锋宝剑映忠良!”
听到冯元为李植写的诗,文官们轰然叫好。李植骑在马上朝冯元拱手一礼,笑道:“冯巡抚颇有文才,李植领教了。”
见李植表扬自己的诗词,冯元兴奋地满脸通红,大声说道:“愿兴国伯大胜归来,冯某在此迎接兴国伯的凯旋!”
李植笑了笑,骑马行进大军的中军,挥手说道:“出征!”
海螺号声响起,大军在一千名斥候的保护下摆出长蛇阵,朝宁远方向开去。
李植这次在范家庄留驻了四千兵马,在山东驻扎了一千兵马,这些留驻的兵马归坐镇范家庄的李兴指挥。李植自己则率领一万五千部队出征。
大军每天行军五十里,花了十一天走到了宁远。
宁远城外,支援锦州的各地边军已经齐聚。明军连营几十里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
蓟辽总督洪承畴得知李植来了,带领诸将迎出十里迎接。在桥头滩迎到了李植的大军。
洪承畴这些日子日日等待李植大军的到达,当真是等苦了。虎贲师的战斗力,岂是其他的明军可比?李植的兵马不到宁远,洪承畴根本不敢谋算支援锦州的计划。
洪承畴左等右等,终于在一月十九把李植的兵马等来了。
此时鞑子已经围困锦州两个月,各路支援锦州的十三万边军已经齐聚宁锦,就等李植这中流砥柱到达了。
李植的中军行在队伍中间,洪承畴首先看到的,是军容鼎盛的虎贲师前军。虎贲师虽然此时行军时候没有穿盔甲,但那苦练下形成的整齐划一,令行禁止,还是处处透露出一股森森杀气,让洪承畴看得不住点头。
看着这支强军,洪承畴身后的宣府总兵杨国柱忍不住一拍手,大声说道:“来了,终于等来了兴国伯的大军!(未完待续。。)
第四百三十四章 吴三桂
当年戚继光的浙兵到达北疆时,矗立于雨中数个时辰不动,军容军纪让北军震惊。然而今日李植的兵马,纪律恐怕丝毫不弱于当年戚帅的戚家军。这样一支兵马引起的震惊,也丝毫不弱于戚继光的浙兵。
而虎贲师士兵肩上那制作精良的火铳,那一排排军马拖拉的重炮和轻炮,那辎重车上绑着的全身铠甲,则更让洪承畴摇头叹息。两年多未见,李植的兵马更加强盛了。我大明竟然会有这样一支强军,当真是国家之幸。
此时在洪承畴身后的总兵有大同总兵王朴、宣府总兵杨国柱、宁远总兵吴三桂。尤其是吴三桂,从未见过李植的兵马,此时他见兴国伯大军的装备如此精良,看得瞠目结舌,赞叹连连。
李植的大炮、火铳和铠甲,还有那些被步兵当作骑行工具的军马,随便哪一样拿出来装备某一支部队,都能让这支部队立即变成铁血强军。而这些东西居然同时武装在一支部队身上,这是多华丽的一支兵马?
也只有兴国伯这样的兵马,才能南灭流贼北据鞑虏,立下赫赫战功。
终于,前面出现了李植的中军旗帜,洪承畴率领麾下三名总兵,快步迎了上去。
看到了马上的李植,洪承畴拱手说道:“兴国伯一路北来,路上跋涉辛苦了!”
李植翻身下马,拱手说道:“为国效力,何敢言苦?倒是李植来迟,让督臣等候了。”
洪承畴拉着李植的手说道:“听闻兴国伯这个月忙于在山东发报纸,如今如何?”
“已经顺利发行!”
洪承畴极会做人,他现在的荣辱生死都在锦州大战的结果上,所以他不似其他文官那样排斥李植的报纸,倒摆出了和李植同心的姿态。听到李植的话,他哈哈大笑,说道:“如此便好。等兴国伯在辽西杀退东奴,便万事无忧了。”
见洪承畴这么会说话,李植也哈哈大笑,场面一时十分融洽。
杨国柱走了上来,大声说道:“兴国伯多年未见,兵马更盛于当初了!”
李植看到曾经和自己一起随卢象升战斗的杨国柱,点头说道:“镇朔将军依旧矍铄,只是卢督臣已经不在了。”
杨国柱拱手说道:“多亏了兴国伯在天子面前仗义执言,卢督臣方才受到朝廷优恤,我等更被天子免了丧师之罪。”
两人唏嘘了一阵,大同总兵王朴站了出来,哈哈大笑说道:“三年前某在京畿和兴国伯一起杀奴的场景,依然在目。今日我们支援锦州,若是能再杀一些鞑子,便是为卢督臣再报了一笔仇。”
王朴极会说话,一下子就把李植和杨国柱的话题转到当下的战局上去了。
李植点了点头,拱手朝洪承畴说道:“督臣,既然大军已经齐集,我等便入中军大帐中,商议如何退敌吧!”
洪承畴点头说道:“兴国伯所言极是,我们便到中军议兵。”
众人跨上战马,李植和洪承畴并辔而行,往洪承畴的营帐走去。
一路上路过各军营寨,各军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