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9小说网

669小说网>历史回忆 > 第89章 岁月里的喜与惧 父母之年(第2页)

第89章 岁月里的喜与惧 父母之年(第2页)

借完黄酒,她还会和邻居大妈聊上几句,问问最近的菜价,交流一下育儿经。

糖醋排骨的酸甜比例,她能精确到克,炸制时的油温控制得恰到好处,外酥里嫩。她会在灶台上放一个温度计,时刻观察油温,那认真的模样,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实验。清蒸鱼则要挑选活蹦乱跳的鲜鱼,葱姜的摆放位置都有讲究,火候一到立刻出锅,才能保持鱼肉的鲜嫩爽滑。她会把葱丝和姜丝整齐地码在鱼身上,就像给鱼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,还会在鱼身上淋上自制的蒸鱼豉油,香气四溢。蒸鱼时,她会守在灶台前,生怕蒸过了头,不时揭开锅盖看看鱼眼是否凸出。

父亲则会骑着自行车,穿过大半个城市,去那家有名的蛋糕店为我订做生日蛋糕。路上遇到熟人,总会骄傲地说:“我家囡囡要过生日啦!”

蛋糕店的老板都熟悉了他的喜好,总会在蛋糕上精心裱上

“宝贝女儿生日快乐”

的字样。有一年,老板还特意在蛋糕上用奶油做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,因为那年是我的本命年。当蜡烛点燃,橘黄色的光芒映照着他们眼角的笑纹,在摇曳的烛光中,我虔诚地许下愿望,那时的我从未想过,这些温馨的画面会随着时光流转而变得珍贵无比。吹蜡烛前,父亲会偷偷帮我把蜡烛摆得更整齐,母亲则会拿出相机,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。

不知从何时起,岁月开始在父母身上留下痕迹。初中的一个冬天,我因为考试失利心情低落,回到家一言不发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。窗外的北风呼啸着拍打着玻璃,老式暖气片发出

“咕噜咕噜”

的响声,却无法驱散我心中的寒意。房间里堆满了书本和试卷,台灯发出昏黄的光,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。书桌上还放着一张小时候和父母的合照,照片里的他们笑容灿烂,头发乌黑。

母亲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异样,轻轻敲了敲门,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走了进来。她走路时脚步很轻,生怕打扰到我。她在床边坐下,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发,轻声询问我发生了什么事。我再也控制不住,扑进她的怀里大哭起来。就在那一刻,我近距离地看到了她头上的白发,那么刺眼,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印记;曾经细腻光滑的脸庞也爬上了浅浅的皱纹,像干涸的河床,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我注意到她的手上贴着创可贴,后来才知道,那是为了给我准备晚餐,切菜时不小心划伤的。她的手比以前粗糙了许多,掌心的老茧更厚了,那是多年操劳留下的印记,手指关节也因长期劳作有些变形。她一边抱着我,一边轻声安慰:“囡囡不哭,天大的事有妈在。”

高中时期,学业压力如大山般沉重,我常常埋头苦读至深夜。台灯下,堆积如山的试卷和书本几乎遮住了我的视线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。每当我抬起头,望向窗外寂静的夜色,总能看到客厅的灯光依旧亮着。那是父母在等我,他们怕我学习太累,又怕打扰我,便默默地守在客厅,陪着我度过一个个奋斗的夜晚。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十字绣,是母亲花了半年时间绣的

“家和万事兴”,针脚细密,色彩鲜艳。

有一次,我因为一道数学难题绞尽脑汁,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,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凌晨。我起身去客厅倒水,却看到父亲靠在沙发上睡着了,手中还紧握着一份报纸,老花镜歪歪斜斜地架在鼻梁上,微微张开的嘴角有浅浅的口水痕迹;母亲则在一旁轻轻为他盖上毯子,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珍宝。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心疼和疲惫,却依然强撑着不肯去睡。她的动作惊醒了父亲,父亲睡眼惺忪地说:“囡囡,别学太晚,快睡吧。”

我注意到父亲的鬓角又白了许多,母亲的腰也弯得更厉害了,那一刻,我心中满是心疼与愧疚,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,说不出话来。父亲还会迷迷糊糊地说:“累了就歇会儿,爸给你冲杯咖啡。”

大学离家后,我与父母之间隔着漫长的距离。绿皮火车载着我远离家乡,车窗外父母的身影渐渐模糊。每次放假回家,都会发现他们又有了新的变化。父亲走路的速度变慢了,爬楼梯时会不自觉地扶着扶手,喘着粗气;曾经能单手举起五十斤大米的他,现在搬一桶食用油都显得有些吃力。有一次,我想帮忙搬重物,父亲却倔强地说:“我还能行!”

可当他弯腰时,我分明看到他的后背不再挺拔,那佝偻的身影刺痛了我的眼睛。他的工装虽然还穿着,但已经显得有些不合身,袖口和裤脚都磨得发白,肩膀处还打着补丁,那是母亲亲手缝的。补丁的针脚细密整齐,是母亲坐在缝纫机前,戴着老花镜,一针一线缝上去的。

母亲的眼神不再那么明亮,穿针引线时需要戴上老花镜,眯着眼睛,反复尝试好几次才能成功;她开始忘记关火,炒菜时会不小心放多了盐,曾经利落的身影,如今在厨房里也显得有些笨拙。有一回,我发现她站在镜子前,对着头上新长出的白发叹息,那一瞬间,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。她的衣柜里还挂着几件年轻时做的衣服,现在穿在身上却显得空荡荡的,衣服的褶皱里仿佛藏着逝去的青春。她会拿起一件衣服,轻轻抚摸着,喃喃自语:“那时候多年轻啊,这衣服现在穿都嫌大了。”

去年春节回家,我发现父亲迷上了钓鱼。每天清晨,天还没亮,他就会背着渔具,骑着电动车去离家不远的河边钓鱼。电动车的车篮里放着一个保温杯,里面装着母亲给他泡的热茶,杯身上印着

“出入平安”

的字样,是我工作后买给他的。保温杯的盖子上有一圈褐色的茶渍,那是日积月累留下的痕迹。有一天,我决定陪他一起去。我们到达河边时,天刚蒙蒙亮,河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,空气清新而寒冷。岸边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,发出沙沙的声音,远处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。河面上偶尔有几只早起的水鸟掠过,留下一圈圈涟漪。

父亲熟练地组装好渔具,抛出鱼钩,然后静静地坐在岸边等待。他的渔具箱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鱼饵和工具,每一样都被他保养得很好。鱼钩用旧牙刷仔细刷洗过,鱼线整齐地绕在绕线板上。我坐在他旁边,看着他专注的神情,突然想起小时候他带我去钓鱼的情景。那时的他充满活力,总是能钓到很多鱼,而现在,他的动作明显迟缓了许多。“爸,你每天都来钓鱼吗?”

我问道。“是啊,闲着也是闲着,出来钓钓鱼,既能打发时间,又能锻炼身体。”

父亲笑着回答。他的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,我知道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小,钓鱼成了他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。他还会跟我讲起河边的变化,哪里新修了栈道,哪棵老树被移栽走了,言语间满是感慨。有时,他会望着河水发呆,仿佛在回忆年轻时的自己。

母亲则参加了社区的合唱团。每周一、三、五的下午,她都会和一群老姐妹们一起去社区活动中心唱歌。活动中心的墙壁上挂着许多演出的照片,记录着她们的快乐时光。照片里,母亲穿着鲜艳的演出服,脸上洋溢着笑容。有一次,我偷偷去看她排练。推开活动室的门,悠扬的歌声传来。母亲站在队伍中间,穿着整齐的服装,神情专注而投入。她的声音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清脆动听,但却充满了感情。看着她在合唱团里开心的样子,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。我知道,合唱团不仅让她的生活丰富多彩,也让她结识了很多新朋友,不再那么孤单。她经常会把合唱团里发生的趣事讲给我和父亲听,讲到开心处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还会模仿老姐妹们的口音,逗得我们哈哈大笑。她们排练结束后,还会一起去附近的小公园散步,分享生活中的点滴。

然而,喜悦的背后,恐惧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。我害怕有一天,父亲再也无法背着沉重的渔具去钓鱼;我害怕有一天,母亲再也唱不出动人的歌声;我害怕突然接到一个电话,传来他们生病的消息。这种恐惧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如潮水般将我淹没,让我辗转难眠。我总是会想起小时候他们照顾我的场景,而现在,我却不能时刻陪在他们身边。每当看到朋友圈里别人分享和父母的温馨瞬间,心里就会泛起一阵酸楚。我会在手机里存下他们的照片,时不时拿出来看看,仿佛这样就能留住时光。

今年夏天,父亲突然生病住院。当我接到母亲的电话时,整个人都慌了。电话那头,母亲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,我甚至能想象到她焦急的神情。她在电话里语无伦次地说着:“囡囡,你爸突然晕倒了,现在在医院……”

我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,买了最近的车票赶回家。在高铁上,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,我的心乱成一团,各种可怕的念头在脑海中闪过。我不停地刷新手机上的地图,计算着还有多久才能到家。

在医院里,消毒水的味道刺鼻,走廊上的灯光惨白。我看到父亲躺在病床上,脸色苍白,身上插着各种管子,那一刻,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,疼痛难忍。医生说父亲是因为长期劳累,加上年龄增长,身体的各项机能下降,才导致这次生病。我站在病房门口,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,他的头发更加花白,脸上的皱纹更深了,曾经那么强壮的一个人,此刻却如此虚弱。病房的窗户透进一缕阳光,照在父亲的脸上,却无法温暖我冰冷的心。

在照顾父亲的日子里,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脆弱。父亲生病期间,母亲日夜守在医院里,照顾他的饮食起居。她的眼睛布满血丝,脸上写满了疲惫,但却始终强撑着,不让我们担心。她会小心翼翼地给父亲喂饭,每一勺都吹凉了再送到父亲嘴边;帮他擦拭身体时,动作轻柔得像对待婴儿;陪他聊天解闷,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。有一次,父亲情绪低落,母亲就给他讲年轻时他们恋爱的故事,讲到有趣的地方,父亲嘴角也会微微上扬。母亲还会偷偷把我小时候的照片拿给父亲看,轻声说:“你看,囡囡小时候多可爱,现在都长这么大了。”

看着父母相互扶持的样子,我既感动又伤心。这件事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孔子所说的

“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”。喜的是父母还在我们身边,我们还有机会孝顺他们,陪伴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;惧的是岁月无情,父母的身体越来越差,我们不知道还能拥有他们多久。如今,我更加珍惜和父母相处的每一个瞬间。周末休息时,我会推掉所有的应酬,回家陪父母吃饭、聊天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