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有意无意忘记赵大麦除了为村里出力,还要做豆腐,也不知道哪个才是他累倒的真正原因。
赵大麦刚开始还有些心虚,但村长都当众夸他,他也不再谦虚。
村长说得对,谁家没有活干,他没有借口家里有活就不出力,就是好的。
有个好名声的好处就是赵大麦在村里更受欢迎,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很多村民家里摆喜酒安排座位的时候他能坐上席。
虽然不是主桌的上席,但也是上席,以前可没这个待遇。
冬天了,村民们摆酒的次数也有所增加,还都是嫁女娶媳这种大喜事。
赵林和王秀英在家算账,短短一个月吃席就送出去不少钱。
一般村民还好办,他们随大流送礼金就行。
赵天明成亲,就不好再随大流送了。
王秀英拿不准送什么礼,让赵林帮着参详。
赵林哪知道送什么合适,他又不是女人,只要价值不低,送什么都可以。
要他说,还是直接送钱最合适,也省心省事。
王秀英当然知道这一点,她问的又不是礼金,而是成亲后的认亲礼送什么。
礼金她早就准备好,完全不用赵林操心。
“认亲礼,我们也要送?”
赵林隐约记得两家好像出了五服,不用参加认亲仪式才对。
王秀英也知道正常是这样,但是姚氏特意上门邀请他们一起参加,说他们家亲戚太少,请他俩去也是希望能帮忙撑个面子。
这要是别人,赵林说不定就不去,但是赵天明干活不错,好下属不好找,冲着这一点都该去。
最重要是王秀英都答应了,他自然不会反对让她失面子。
冬天没有什么事,赵林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。
天天在家带孩子,陪平安玩。
父子俩感情日深的同时,平安嘴里也开始呀呀吐话。
王秀英天天教平安喊“爹”
,赵林却不急,只要孩子能说话,早晚有一天会开口。
表面上他看着很平淡,其实平安没有吐话之前,他还一度担心怀疑平安会不会是个哑巴。
不是他故意往坏处想,是一着急就控制不住要胡思乱想。
为了不想王秀英跟着担心,他着急上火到晚上睡不着,还得编个合适的借口,说睡不着是担心王耀学还没回来。
马上就要过年了,他们还没回来,在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事。
他这样说,可把王秀英感动得不行。
临近过年,她也担心娘家的事,偏偏自家过年也有很多事要忙,她想回娘家看看都不敢说。
赵林这样说,肯定是看出来她想回娘家,故意给她找借口。
赵林很想解释清楚,可看王秀英感动的样子,觉得还是让她误会比较好。
他真不是故意博王秀英好感,只是一时之间找不到理由,才扯出小舅子说事。
不过他也确实盼着小舅子平安归来,真要出事王秀英伤心不提,就王家的情况,他也跑不掉出钱出力。
想回娘家多简单,明天就回。
自家不过是安排过年的事,一点都不急,就算有一两件没安排好,又有谁会在意,除了他们自已。
村里人过年是讲究,可没钱的时候想讲究也没办法,还不是照样过。
王秀英经过他的安慰,心情好很多,也不再为过年的事着急。
想想也是,村里很多人家都自家条件好,过年准备的东西也没那么齐全,一样也要过。
再说过年还早,才刚进腊月,她完全不用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