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林和王秀英刚到王家,椅子都没坐热,就收到王耀文兄弟寄回来的信。
信是他们托镖局送的,送到镇上后又专门找人送到家。
负责送信的是个半大不小的孩子,还等着拿跑腿费。
他们送信的工钱很低,都是靠跑腿费生活。
张氏随手抓了一把铜钱给送信人,赵林目测至少有几十文。
送信人接过钱喜滋滋离开,这个钱不算了。
从县城过来也不算远,他也不是只送这一封信。
一般镖队回来都会顺路带回来很多家书,全部送完也能过个好年。
张氏一口气读完信,告诉王秀英不用担心了,王耀文过年前肯定会回来。
这个时候应该就在回家的路上,脚程快的话说不定过两天就能到家。
他们能及时回家,王秀英也放心了。
从王家回到村里,赵林刚换好衣服,赵天明就找上门。
“发生什么事?”
天气冷,山上养的那批鸡应该不会发鸡瘟才对。
临近年关,鸡的价格也节节攀升,他还想再看看,等到年关前再出手销售也不迟。
他也不担心会错过销售良机,年前卖不了,大不了多养一段时间。
这批母鸡还不到一年,多养一段时间也能卖出好价格。
错过年关,还有其他节日,一样能卖出去。
山上的鸡好着了,除了冬天不爱下蛋之外,其他没毛病。
赵天明是为了别的事而来,他发现村里有其他人晚上摸黑悄悄做豆腐。
“你怎么看到的?”
赵林不是怀疑赵天明谎报军情,而是村里人真要做豆腐,也会想方设法瞒着,不会让任何人知道。
赵天明指着自已的鼻子道:“我没看到,但是我闻到了。
我敢肯定,那是豆腐的香味,我的鼻子比狗还灵。”
王秀英在一边噗呲一声笑出来,哪有拿自已和狗比的。
笑完她才有些不好意思,要笑也该偷偷笑,怎么能笑出声。
她和赵天明赔不是,傻小子根本不在乎。
别人笑话他可能生气,但是王秀英笑就没事,这可是他亲叔亲婶子。
别和他说什么两家出了五服之类的道理,他成亲的时候,亲叔亲婶子送的礼不如赵林夫妻。
应该说亲叔亲婶子只盼着他早死,好占了他家的房子和地。
现在他成亲,肯定天天在家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他一直生闺女。
他早就想好,要是一直生闺女,就招个上门女婿,才不会把自家的财产便宜外人。
赵林没笑,他更好奇是谁家这么大胆。
赵天明摇头,他只是闻到味,黑灯瞎火又没看到,也说不好是谁家。
不过他家附近就那么几家,肯定就是其中一家。
“那可说不好,万一顺风,味道也能飘出去很远。”
赵天明挠头,好像真是这样,那不是更没有目标。
赵林让他不用苦恼,这事对他又没影响,不过可以通知赵大麦一声。
他这样做,也是看赵大麦最近表现不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