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林尴尬之余也松了口气,家里人重视,总好过被人冷落。
只是这才是开头,原身还有其他家人,也不知道对他的归来是什么态度。
李桂花跑得快,赵家其他人来得也不慢。
赵有德领着家里人在地里干活时,听到大孙女说二儿子回来了,二话不说扔下农具就往家里跑。
等到家发现家里没人,转身又往村东头的大樟树下跑。
他们家在村尾,二儿子要回来必须经过村东头的大樟树。
他赶到时,李桂花已经抹完泪,急着把赵林往家里带。
赵有德脱口而出的话和李桂花差不多:“二蛋,你真是二蛋。”
他还记得离开家的时候瘦瘦小小,没他开,哪像现在高大壮实,一看就是有力的汉子,肯定是把种地的好手。
“不是二蛋是谁,你睁开眼看看,像不像你,还有胎记也不会错。”
哪怕前面自己也质疑过,李桂花却不容许其他人也质疑,哪怕这个人是自家男人。
娘都喊了,赵林也不乎多认一个爹,他用了原身的皮囊,认原身的父母也是应当的事。
不管当年原身为什么被家里安排服兵役,以后只要原身父母不提过分要求,他也会出力养老。
赵有德听见赵林喊“爹”
,也激动得不行,多一个儿子,以后在村里更不怕被欺负了。
他看一眼围着看热闹的村民,劝大家先让他们回家,有什么事后面再问。
村里其他人却不舍得放他们走,大家都想打听外面的新鲜事。
其他人可以不管,可村长也在人群里,赵有德不得不停下来。
赵林倒是不怕村长,但也没必要刚回来就罪人,他还不知道村里什么情况,做人还是低调一点好。
在外面说也好,省得有人跟着身后回家,一家人想关起门聊天说话都不行。
村长年纪和赵有德差不多,和村民关心的问题不同,他主要是问他打仗的事,还有外面的情况。
其实朝廷打赢的消息早就传遍天下,只是朝廷的公告上就短短写着几十个字,更多消息却是不知道,拦住赵林也是想知道他有没有什么内幕消息。
赵林摇头苦笑,他一个底层小兵,能知道什么内幕消息。
不过有一点很肯定,这次大将军把外族人打服了,可以肯定二十年之内对方是不敢再杀到边关打草谷,至于以后的事就不好说,谁也不敢保证。
村民们纷纷叫好,要不是这些异族,他们也不用服兵役,家中儿郎也不用上战场。
其中好几家死了儿子的人,看着赵林完好无损回来,心里也忍不住生出几分怨气,为什么活着回来的是他,死的是自家儿孙。
村长一边念叨:“好,打得好”
,一边关心他回来后的安置问题,这才是他关心的重点。
得知赵林在战场没能混到一官半职,离开的时候也只是一个伙头兵,有些失望,却也没怪罪什么。
村里男儿不识字又不懂武,能活着活着就不错,他就不该有奢望才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