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林心里的那个人也是姚氏,夫妻俩倒想到一起去了。
他把赵天明叫过来,让他回去跟他娘说,要不要来全凭自愿。
赵天明恨不得当场就应下,好在他和赵林也相处过一段时间,知道最好还是问过姚氏再回话才稳妥。
姚氏听到儿子的问话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这样的好事,为什么不答应,她当然自愿。
现在村里谁不羡慕钱氏照顾李桂花,要说累,照顾一个病人肯定不轻松,但再累也比地里干活强。
顶着烈日下地干活能是什么轻松活,最关键是辛苦一场,地里的收成还可能不好。
自家也没有什么好东西,她想了想只有自家腌的酸菜还不错,之前王秀英夸过酸菜好吃。
这也不值几个钱,她捡了一碗出来,借着送酸菜的名义上门,村里人看到也没多想。
赵林看到姚氏手里的酸菜,对她的做法很满意。
姚氏不仅干活利落,人也聪明,有她在,他也能放心不少。
之前还需要村长夫人和她家儿媳时不时上门找自家媳妇聊天,以后有姚氏在,也不用再麻烦村长夫人了。
王秀英笑着接过姚氏手里的酸菜,姚氏真要拿着值钱的东西她反倒不好收,不值钱的东西收下不给姚氏母子俩添麻烦,她收下也没心理负担。
赵林把地方让给姚氏和王秀英聊天,自己则出门去地里转一圈。
正好这个时间太阳没有那么强烈,看看池塘的鱼怎么样。
天气热,养鱼很容易缺氧,没有专业的增氧设备,只能少放鱼苗进去。
也难怪村里明明靠河,村里人却没想过养鱼赚钱,实在是家里太穷,经不起折腾。
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血本无归,他算是懂技术,还有空间这个外挂在,也比不上科技加持。
他都不指望小池塘的鳜鱼能赚多少钱,不亏本就算好的。
算一算投入的人工和精力,第一次养能做到不亏本已经很不错。
有了经验,下次再养应该会好一点,总结经验教训的小本子都写满了。
等他转完回家,姚氏已经离开。
王秀英和她谈好,明天就开始干活,工钱比照钱氏来。
姚氏听完是又高兴又不安,钱氏是照顾病人,比她干活累,俩人拿一样的钱,会不会太高。
王秀英说等孩子出生还需要她照顾坐月子,还要帮忙带孩子,她才不反对。
女人坐月子那个月,要照顾产妇,又要照顾小孩子,比照顾病人累多了。
赵林对这个安排很满意,自家的情况在这摆着,没有老人帮忙照顾坐月子,他一个大男人也很多传统不懂,有姚氏在旁边就放心多了。
王秀英也明白这个道理,她倒是想让张氏过来照顾,但婆婆还在世,亲娘能过来几天就不错了,时间长了外人该传闲话。
这一刻,她反倒希望李桂花的伤能好慢一点,最好等她坐完月子再下床。
她宁愿让姚氏照顾,也不想要婆婆照顾月子。
赵林不知道她的想法,但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李桂花照顾。
他可不想处理婆媳矛盾,物理隔开是最好的办法,实在隔不开他也有其他办法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