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桂花得知赵林请了姚氏照顾王秀英,果然不高兴。
好在她想折腾也有心无力,钱氏还劝她想开点,儿媳妇大着肚子也每天过来看她,能有面子情已经是个好媳妇。
钱氏倒不是有多好心,开口说劝说也只是不想李桂花发脾气罢了。
李桂花和钱氏抱怨:“不想开又能怎么样,手里没钱,谁听我的。
老二还愿意花钱管我就不错了。”
钱氏配合得点头:“唉呀,你可别这么说,我要有这么个孝顺儿子,做梦都会笑醒。”
这话半真半假,钱氏也是知道李桂花明着抱怨,实际是显摆儿子舍得为她花钱。
这几天她也见识到了,不过赵林心里怎么想,明面上确实做得不错。
就算是村里最挑剔的人也说不出赵林不孝顺的话,只恨他不是自家儿孙。
赵林可没空管村里人背后怎么说他,他忙得脚不沾地。
王秀英快要生了,他想在生产前把手头的活全都干完,准备随时能陪产。
天气一天比一天凉,秋收又要开始了。
他打算还是请人帮忙收割,地里的活太多,就他一个人还不知道要干到什么时候。
这次赵大麦和赵大石也想请人,农忙几天正是生意好的时候,每天卖豆腐的钱用来请人也划算。
有赵有德帮忙盯着,俩人也不担心请的人会不尽心。
他们又不请外人,都是打算在村里找人干活,没人会偷懒。
赵有德心里不高兴,却也难得没开口多管闲事。
他是觉得儿子们都对土地不上心,农忙都请人干,收成能好到哪去。
只是自从李桂花受伤,他就越发懒散,除了默默种自己的那点地,其他事是能不管就不管。
赵林还是找的上次几人,不过这次多了赵天明这个半大小伙子。
别看他年纪小,干起活来也是一把好手。
只是赵林不让他多干,怕他太劳累伤到身体,除了割稻,其他压担子的重活都不让他碰。
年纪还小,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压多了长不高。
姚氏看在眼里记在心上,照顾起王秀英越发尽心尽力。
平时除了干活,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手也不闲着,说是要给王秀英未出生的孩子做衣服。
孩子的衣服王秀英早就准备好,但也没拒绝姚氏的好意。
孩子的衣服不嫌多,长得快也不怕,老大穿不上还可以留着给老二穿。
等地里的稻谷收进仓,赵林才算轻松一点。
天气慢慢没有那么热,地里的蔬菜也不用早晚两次浇水,改成晚上浇一次水就行。
这批蔬菜卖完,他就不打算再卖菜了。
天气冷了,蔬菜长得慢,没有那么多的菜卖。
他都和老主顾说好,以后只能隔两天卖一次菜,不过家里的莲藕马上上市,有需要的可以提前预定。
挖藕是个技术活,也是个体力活,他自己带头挖的同时还不忘记带徒弟。
别的不教,赵天明一定要教会,这孩子是个聪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