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喝的信阳毛尖。惯于运货的这位运输机的机长在操纵飞机爬升时,显然想到了今
天运的不是货,爬升得比客机还要平稳。但即便这样,贡开宸还是感觉到了一阵阵
头晕。药片得过三十分钟才生效……夫人在世时,曾教过他一个预防晕机的“绝招”
:临上机前,把治跌打损伤的狗皮膏药贴在肚脐眼上。这招,他使过不止一回,
应该说,每回还真管点用。自从夫人去世,他依然乘机,却再也没使过。他并不是
已经把夫人那时的“谆谆教导”丢在脑后了,也不是担心使旧招会触景伤情……只
是……只是……只是什么?他自己也说不清……就跟皮鞋、大衣这些零七八碎的物
事一样,家里备用的都挺多。大衣也有好几件。但自从夫人去世,他总是盯着今天
上飞机时穿的这一件灰呢大衣。为什么?同样说不清。
……他知道,此时此刻自己的脸色有一点灰白,甚至说它“苍白”,大概也不
为过……
他还知道,郭秘书此刻一定坐在机舱过道对面那个离他最近的座位里,在密切
地注视着他。郭立明是个好秘书。该他做的事,一件都不会少做。不该他做的,绝
对不会多做一件。特别难得的是,他总是消失在需要他消失的时候,出现在需要他
出现的那一刻。贡开宸还知道,此刻,郭立明内心里一方面是担心他身体状况发生
意外变化,另一方面是在想寻找一个合适的当口,向他汇报马扬的详细情况。贡开
寰知道,在这件事情上,郭立明会做得非常主动的。虽然贡开宸没有授意,但是,
郭立明一定会主动地千方百计地去搞清楚这个马扬的底细。
……但此时此刻,贡开宸并不想听郭立明的情况介绍。此时此刻还有一件比
“马扬”重要得多得多的大事,需要他趁飞机降落前仅有的这一两个小时里,对它
进行一次最后的估量:此次,他带了一份请辞报告去北京。他要认认真真地再合计
一下,再盘算一下,见了总书记,到底要不要主动提出辞去K 省省委书记一职,主
动为K 省这两年发展的滞后、缓慢,承担应该由他来承担的那份责任。如果要提,
什么时候提出最为合适……
请辞报告在抽屉里已经放了许多天了。是他自己起草的。修改了很多遍。也许
是因为“痛下决心,如释重负”的缘故吧,一开始就写得很顺手,一气写了五六页。
说了许多“心里话”。写完后,心里果然轻松了许多,甚至还生出些许“悲壮”
之情。有几个核心段落,写得相当有文采。重读之余,不禁感慨系之,怦然心动。
但经验老到的他从不相信信手拈来的“成果”。于是按老习惯,将它丢进抽屉,冷
静地锁了一个星期左右,而后再拿出来审读。果不其然,觉得当初下笔未免有些感
情用事了,字里行间隐隐地、却又是顽强地透露着一股不该有的“委屈”。大加砍
削,剩下一页半左右,再冷一冷,锁它两天,而后字斟句酌地又推敲了几遍,改去
了所有带感情色彩。或有可能引起误解的用词和语句,把通篇的主旨完完全全、干
干净净地锁定在“责任”二字上。
这件事,要不要跟常委们打个招呼呢?犹豫再三,觉得还是先不要声张,以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