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商们的内心,怎么会瞧得起西南边陲的江州呢。
HK的豪门家族乃至上流社会,相当部分都是抗战到解放时期从沪海迁移过去的。
沪海才是他们心目中永远的女神。
可能除了秦羽烨是真心实意的选择在江州发展牛仔裤厂,其他各位都只是把江州当个跳板。
在各种投资政策都不明朗的情况下,试着在江州发展看看情况。
半年下来,秦羽烨这十八岁的小姑娘在内地赚得钵满盆满,那些位港商的商务代表都看在眼里,积极回报邀约。
只有各家老板在内地事业做大做强,他们这些高管经办人才能跟着喝汤。
可让卫东始终不冷不热,建厂很欢迎,搞房地产就推三阻四。
然后最新的汇报就是他居然自己搞起房地产来了。
光是在江州就有三栋二十层以上的高楼兴建。
二十多层的高楼,在这时候的内地,绝对是全城最高楼的存在。
同时兴建三座,这是技术、资金、人脉关系都绝对到位,才敢做的事情。
八十年代的国内能把这三样同时平衡好,已经是凤毛麟角了。
却把他们心心念念的好几块地产项目都拖着。
美女、豪车都送到嘴边,也没吃。
这是要做咩啊。
本来是齐聚江州想施压问罪。
市里面也热情接待,但推给让卫东同志来具体经办。
太极拳熟练得让港商们无可奈何。
结果得知他在沪海又开始房地产建设,简直是武大郎喝药还续杯,兴奋又上头!
连忙赶过来,甚至还有人从HK也飞过来碰头。
比较好笑的是因为他们的,沪海机场外面这会儿趴活儿的出租车也没多少,养尊处优的港商们也只能跟着规划、建筑转角爱们挤面包车过来。
好在距离也就十来公里,新买的面包车带着异响,嘎吱吱的往返几趟也行。
于是看见夏日炎炎的江南水乡郊外,热火朝天的工地边小河畔,就那么搭着简陋的工棚下,让卫东带一群年轻人蹲树荫下啃西瓜。
闻声转头看见从面包车里跳下来的秦羽烨时,还有点卧槽,女资本家就是闲情逸致的到处玩啊。
接着看见董雪晴挤下来,居然带着点眼泪汪汪的嗔意。
马上伸长脖子看后面,唉,老婆怎么没来呢。
一堆港商有什么好玩的。
再开个瓜吧。
就那么笑嘻嘻的招呼亿万富豪们吃西瓜:“刚运输过来的西北瓜,给我们改革建设队伍的特供品,很甜的。”
老亨哭笑不得:“我们在江州等了你好几天,你倒这么悠闲?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