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毕竟白石书院接下来若是出了一位十一岁的乡试举人,对山长师兄来说,与有荣焉。”
“于白石书院而言,也是极大的好事。”
刘延顷踱步书房。
鲸卿童试有成,接下来就是乡试。
自己有心亲自教导,奈何职责科举,要避嫌!
能做的就是多多为鲸卿准备一些可用之物,近半年的时间,鲸卿只要不放松,定可前进一大步。
乡试的机会就更大了。
“多谢先生!”
秦钟深深一礼。
先生虽未收自己为弟子,可……这般恩情不亚于师徒情分。
江南之地一些书院的经义典籍,好像前几日林如海托人送给了自己一些。
负责送来的人是林家之人,后来知道是林伶俐拜托林如海收集的。
还真是……有心了。
那些经义典籍自己看了,童试所用比较多,于接下来的自己用处不大。
“鲸卿,若你这次乡试举业有成。”
“我准备收你为弟子,你觉如何?”
刘延顷近前两步,端量面前的鲸卿。
同鲸卿相识数月,对于鲸卿也有许多了解,鲸卿的实干之才……自己很欣赏。
那些商事营生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还有去岁治水的一些建言。
性情!
医者仁心可观。
学业水准,十一岁的县案首……虽不错,但……十一岁的举人会更好。
心中有动,笑语看向鲸卿。
十多年来,因一些事情,山长师兄多有建议自己空出一些时间,收一些门人弟子,传授所学。
自己一直没有那么心思。
现在……得遇合适之人,焉能错过?
“这……。”
“先生,秦钟今岁乡试必不让您失望!”
霎时。
秦钟先是一怔,而后大喜。
旋即,一礼深深而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