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不是大问题,只要正儿还愿意前往,可以送过去的。
夫人却不愿意了,怕正儿一个人在书院还会出现病患之事,若有碍就不好了。
正月下旬,拗不过夫人。
在夫人的坚持下,将正儿送入城中国子监了,以备将来直接参与顺天府乡试。
国子监那边的学长、博士自然也不差,不比白石书院差,却是……管理上松弛不少。
京城国子监里的许多学员背景不一,因此,国子监的学员参与乡试,有所成之人鲜少高门大户、高官重臣之子。
多各省选拔而来的上佳贡监生!
且看看吧,果然再过半年、一年,正儿没有什么进益,无论如何,都要把他送入白石书院。
小小年纪,如何可以怕吃苦?
当年自己求学的时候,一年四季,风霜雪雨,都基本上没有停歇过。
方有后来早早中进士。
但……夫人所忧……也不能不考虑,正儿从小娇生惯养,直接前往白石书院,怕是会出现一些问题。
嗯。
那些都是外事了,都是外事了。
鲸卿!
既然位列县案首,至于接下来的提督学政面试考校,基本上走过程比较多。
除非提督学政对大兴县令很不信任,不准备给他面子,亦或者鲸卿的才学是虚无的。
“先生!”
“我会尽力而为。”
“直隶之地,乡试录取一百余人,希望位列其中。”
秦钟一礼。
八月份的秋闱有成,接下来数年会省很多工夫,因为……摆在自己面前就只剩下最后一关了。
只剩下会试了!
殿试?
通过会试,殿试不会黜落的,也就是名次而已。
“乡试!”
“是天下间各省竞争最大的举业之事。”
“直隶之地上一次乡试,参与之人八千多,八千多人取中一百余人,可见其难。”
“鲸卿,你若要取中,接下来不能放松。”
“我因今岁要参与主持科举之事,我这里你怕是不能常来了,一些教导也艰难。”
“接下来我会整理一些书籍,给你送到书院。”
“嗯,江南之地,我也有一些故友,天下间文风鼎盛之地,在江西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之地。”
“那里一些书院的好东西不少,我让他们收集一些送过来,于你参照,当有受益。”
“山长师兄那里,我也会写信的,接下来你要多多请教于他,哈哈,不需要与他客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