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。”蒋庆之进殿。
一张桌子,饭菜齐备,碗筷两副,一壶酒,两个酒杯。
道爷仿佛知晓他会来,“坐。”
蒋庆之坐下。
道爷给他斟酒,蒋庆之愕然,“陛下……”
酒水淅淅沥沥的声音很单调,道爷坐下后拿起酒杯,“你本可隐瞒墨家巨子身份,却主动公布天下,这是公心。”
蒋庆之点头,“既然要和儒家翻脸,那就彻底一些。”
“唯有如此才能竖起大旗,招兵买马。你这是在冒险,目的……若你只是为了攫取权力,大可不必如此。”
“臣只需站在陛下身边,便能成为朝中第三股势力,权力在手,且不会得罪儒家太甚。”
“所以你为了什么?”
“为了……”
蒋庆之眸色苍茫,“为了这个大明能永续,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,为了……”,他看着道爷,认真的道:“为了我的妻儿,为了我的儿孙不被异族奴役,为了让这个煌煌大明,能屹立于当世之巅!”
他没说为了道爷。
也无需说。
“那就,干了此杯。”
二人一饮而尽,道爷拿起酒壶,蒋庆之苦笑,“臣来吧!”
“不必。”道爷再度为蒋庆之斟满酒水,坐下后,拿起酒杯,“当初俺答大军南下,天下震怖。朕心中也颇为惴惴不安。”
这是道爷第一次对外坦诚自己当时的心态,“彼时无人敢领军出征,唯有你。数万大军出征,其中泰半并未经历过大战磨砺,朕不懂兵法,不懂战阵,也知晓此战格外凶险。败多胜少。”
蒋庆之点头,“为了应对俺答南下,臣那半年看似镇定自信,实则颇为焦虑,寝食难安。”
那阵子蒋庆之睡书房的次数颇多,每次的借口都是要研究事儿。
“臣整夜整夜在舆图之前发呆,想着各种局面,想着各种结局。”
“最差的是什么?”
“最差的是……大败后,俺答大军乘胜出击,逼近京师。京卫被打残,京师几乎不设防,君臣惶然……陛下不肯南下,最终京师破城,陛下……”
“朕,怎么了?”
“自尽。”
道爷发现蒋庆之的眼中有悲怆之色,仿佛这事儿真的发生了。
“那棵树。”蒋庆之喃喃说,“群臣带着两个皇子南逃,在南京再建大明。”
“这是前宋旧事。”前宋时汴京被破,赵构南逃,建都临安,开启了苟且偷生的南宋。
“俺答占据了大明北方,本只想劫掠一番便远遁,谁曾想南京的小朝廷不思进取,反而在争权夺利。”
崇祯帝自尽,臣子南逃,在南京建立了小朝廷。按理他们该趁着李自成立足未稳的机会反击,可他们却忙着争权夺利。
吴三桂开关,放蛮清入关。李自成兵败,蛮清彼时真的只想劫掠一番就逃。
可特么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