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日后,津门终于迎来第一批转运物资。
张家湾漕粮。
漕粮卸下,货场上堆积如山。
朱常瀛端坐在凉棚,亲自坐镇接收事宜,徐兆魁几人作陪。
“几位,待漕粮卸载之后,津门战备转运司会负责查验,规矩两日前也都与你们说了,公开公正。望你等忠于职守,据实记录。”
几人欠身拱手,“谨遵瀛王殿下令!”
朱常瀛抬手示意杨家春,“那就开始吧,一切按着规矩办!”
杨家春答应一声,亲自带着数名检典上前,择袋抽查。
众目睽睽,负责押韵的千总大气不敢出,弯腰躬身跟在杨家春身后,双手控制不住的颤抖,额头汗水滴滴答答。
“公公,这粮从库房流出来,小的只负责清点数量,但袋子里边装的啥,小的无权查验,也不得而知。”
“这万一有了问题,非是小人失职,还请上官去同张家湾仓大使说话。”
“聒噪!”
杨家春面色阴沉,喝止那千总,随即吩咐两名锦衣卫士,“拖走,在一旁候着!”
半个小时,随机抽粮32袋,无一袋没有问题。
粮食哗啦啦倒出,扬起一阵阵烟尘。
不需仔细看,无论何种谷物,怎么看都是土里埋粮而非粮里掺沙!
得出大致结论,杨家春脸色更加难看。
“货样称重,一斤里有多少米多少掺杂,详细记录,勿要遗漏!”
此时此刻,那位押运千总以及一众随从已是战战兢兢,如坠冰窟,一双双惊恐的眸子四处张望。
不远处的凉棚,端坐着几位大人物,居中蟒袍着,官威赫赫,让人不敢直视。
四周锦衣卫士持刀环立,杀气森然。
那些负责查验的检典,全然冷着脸一言不发,拒人于千里之外。
规矩变了啊,便想着暗中疏通也没有机会。
很快,杨家春便拿到了第一手资料,转身步入凉棚。
“殿下,第一次抽检不通过。”
“米麦豆等无一不掺杂有大量杂物,且有部分霉变受潮。这批军资,能有七成可用已是幸运了。”
朱常瀛拿过报告扫了一眼便交给了徐兆魁。
“你们自己看吧,丧心病狂!”
说着,朱常瀛起身,背着手走至查验台前,伸手抓了一把黍米。
不能看!不能看!这玩意牲口都嫌弃,何况要给人吃!
徐兆魁几人看过,同样脸色发黑,气息难平。
“好狗胆!”
官应震指着那千总破口大骂。
“你个狗才,脏心烂肺,人面兽心,国事如此,都是你这等贪鄙小人害的!”
“这东西是人吃的?来来来,你吃两口给我看!”
那千总扑通一声跪地,几步跪爬到朱常瀛脚下。
“卑职冤枉,卑职冤枉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