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神情专注而沉静,但眉心那一道不易察觉的微蹙,却暴露了内心的凝重。
库房里很安静,只有翻看竹简的沙沙声,以及角落水漏滴答的轻响。
几名负责文书的吏员也是低头忙碌,大气不敢出。
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。
『从事……』
法平穿着皮甲走了进来,打破了沉寂。
法平从川蜀而来,一路上都跟着诸葛亮,现在也渐渐变得干练了起来,成为诸葛亮的左右手。他手里拿着一卷更小的名册,走到了诸葛亮的桌案前,递给诸葛亮看,声音压得很低,『昨日收容的那些民夫,名册已核对完毕……共三百三十七人……』
法平顿了顿,手指在名册上的几个人名字上,『这一次好像混进来的……有些多……这几个,自称是陈留人,口音却夹着明显的豫州汝南腔调……还有这个,说是患病,但卑职带医官去查看时,发现其病症实际没那么严重……而且其手掌虎口,指根的老茧厚实……像是常年握持刀矛弓弩的痕迹……医官查验其身上伤势,也多是皮肉浅伤……按照从事吩咐,没有惊动他们……』
诸葛亮目光落在法平所指出的那几个名字上。他没有立刻说话,只是拿起案上一支细毫笔,在这几个名字旁轻轻画了一个朱砂小圈。
『东门外的斥候,』诸葛亮的声音清朗平静,听不出情绪,『可有异常?』
法平点了点头,回答道:『回从事,昨夜三更后,山林中曾有鸟雀惊飞,但范围不大,持续时间不长。斥候小队摸过去探查,只发现几处被踩踏的草丛和一些可疑的脚印,人数不多,但脚印深而稳,像是些精锐……他们很警觉,没等我们的人靠近就撤了,去向不明。』
诸葛亮微微颔首。
他放下笔,站起身,走到墙边悬挂的一幅简陋的荆襄北部舆图前。
目光在代表阴县的小点上停留片刻,又缓缓移向筑阳和宛城的方向,最后落在武关道蜿蜒向西北的线条上。
阴县,筑阳,即便是交通枢纽,所以此地,曹军必来!
诸葛亮站在地图之前,脑海之中大量的信息飞快的整合到了一起。
从川蜀到江陵,然后从江陵到了这里,荆州整体的局势,关中河洛的变化,以及现如今大量的『降病兵民』的涌入,各种口音伪装的疑点,还有阴县之外出现了不明精锐的踪迹等等,这些似乎是间隔遥远,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特别直接的联系的事件,在诸葛亮的思维里,如同散落的珠子被一条无形的线迅速串起。
诸葛亮猜测到了曹操的计划……
或者说,部分的计划。
曹操的目标,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驱逐和压制,他是想要重新夺回荆州!
甚至有可能曹操已经和江东达成了某项协议,允诺了什么,然后一起对抗骠骑大将军!
而在这个战略协议之中,曹操不仅是需要对外展示他依旧还有力量,也同样需要向内压制,显现出他还有控制全局的能力!
为了达成这样的计划,曹操抛弃了很多,甚至连这些『降病兵民』也在曹操的抛弃行列之中。
这些降病兵卒,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百姓兵卒,但是也有少部分混进来的内应火种!
城外那支精锐小队,恐怕就是负责点火、接应攻城的前锋!
『好一招毒计啊……』
诸葛亮轻声自语,声音低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。
不是诸葛亮佩服曹操的计谋有多么强大,而是诸葛亮真的觉得曹操很『毒』。
当然,换成山东那边的某些人士的视角,可能又会觉得曹操这么做很正常,也很正确。毕竟战争哪有不死人的?想要不『牺牲』,就能获取什么胜利?
诸葛亮转过身,目光扫过法平和几位负责记录的吏员。
库房里光线昏暗,但是诸葛亮年轻的面容在阴影中,依旧显得格外沉静,尤其是那双眼睛,似乎是闪烁着睿智而锐利的光芒。
『法军侯。』
『卑职在!』
『立刻做三件事。』
诸葛亮平稳有序的缓缓道来,『其一,抽调心腹人手,严密监视名册上所有画圈之人,以及与其过从甚密者。入夜之后,若有人试图靠近东门、库房或粮草囤积之地,即刻拿下,生死勿论。』
『其二,今日夜间起,东门守军明哨减半,暗哨加倍。入夜后,东门附近巡逻队次减半。其余三门守备如常,外松内紧。』
『其三,秘密调集引火之物,集中于东门左近房屋,巷内,街道两侧,务求隐蔽。同时,将城中所有排查过后的可信之人,以「加固城防」为名,逐步转移至西北城区,远离东门。』
法平听得心头一震!
前面两条是诱敌和监控,尚能理解。但这第三条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