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面色如常,只淡淡欠身,目光却在朱瀚与朱标之间闪烁。
朱瀚轻咳一声示意朱棣就座,而后悄声对朱标道:“宴中留意燕王左右之人,他今日似另有打算。”
朱标点头:“臣记下。”
琼管旋律,数十位宫中才子轮番吟诗,或咏桂、或咏月。
忽一位年轻官员上台,朗诵〈月下独酌〉,句中“花影移人醉,风声入梦初”
,字字铿锵,台下掌声不绝。
顾清萍微笑,轻声对杜世清道:“先生可觉生动?”
杜世清含笑:“殿下雅眼独具。”
诗罢,朱元璋拍手称快:“此等俊雅,今夜众卿可再酌;若论武艺,太子府与燕王府各选一人交错一较如何?”
话音方落,殿中已有侍卫送上佩刀与锦标,示要以擂台之礼较量。
朱标淡然:“徒手论剑,非臣所长。”
朱瀚立刻起身:“不如换为兵符暗试,此乃智勇并用之道。”
朱元璋见状,心中暗喜,点头赞许:“好,就依王爷所言。
二府各取一符,藏于亭榭之中,取符者,需凭智识与勇气夺回,父皇与众卿便可观此缘由。”
朱标与朱瀚、顾清萍一行在东路布阵,朱棣与韩昭、那骁骑将领则在西路待命。
“太子,此路机关重重,需破迷得符。”
朱瀚指向松径深处那方石碑,上面刻着一首谜语:
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;欲问归途何处去,月下灯前自可寻。”
朱标细看,缓缓沉声:“此乃提示我顺灯行走,切不可逆行松间石屑,否则必误入歧途。”
朱瀚微笑:“殿下果然细察先机,可见心思已定。”
与此同时,朱棣在西路接过韩昭递来的竹简,题为“凤求凰”
两字,上面亦是一道谜:“云生结绮枝,风过送香姿;若问家何在,且凭羽翅归。”
韩昭低声道:“殿下当猎机巧,觅处必在风动处寻。”
朱棣眉头微起:“不错,只在风动之地亦可觅路。”
随即转身一箭射向竹林深处一处飘动的红绸,绸带随即落下,旗幡隐现,下方锁着兵符。
两路开赛,各有声息。
朱标招呼顾清萍、杜世清跟随引路,步至松径转角,却见一道月色下的桃红,上刻“知行合一”
四字。
朱标凝视良久,方才举步拾起元符。
顾清萍将灯举高,灯光映照,才知那四字乃朱瀚昨夜亲题,意在“智行合一”
。
一路争先,朱棣却因被韩昭提醒,潇洒翻越竹笋阵,夺得西符。
见红绸隐现,亦笑意满面,竟未想隐于侧的藏兵已随绸带脱落,险些引来虚惊;幸得他身手矫健,方才稳住。
两符皆得,现场一时鸦雀无声。
朱元璋遥望二府,淡淡一笑:“若论得符,朱棣稍胜一筹;然太子府之路,殊不知蕴含‘知行合一’之旨,暗合朕心。”
他沉吟片刻,终于起身,示意二人归来。
花园小亭之中,朱元璋居中,朱棣与朱标并立。
顾清萍与韩昭分列两侧,朱瀚与吴琼、杜世清各就一旁。
“今日之试,父皇欲见两府之人,观他们得符之后之言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