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点了点头:“你心中有数便好。
兵部之事,若能顺利,东宫的根基便能更加稳固。”
“父皇放心。”
朱标低头应道,语气坚定。
“好。”
朱元璋突然放下手中的卷宗,目光锋利,“记住,你要赢得百官心,除了有决断,还得有韬光养晦的智慧。
如今虽已拔除卢简,然魏洪背后的势力依然强大,不可掉以轻心。”
朱标深知父皇之意,低头应道:“儿臣谨记。”
王府密室,朱瀚站在桌前,手中捏着一张折子,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。
“黄祁,今天的局面如何?魏洪一事,是否已经传遍了朝堂?”
黄祁恭敬地回应:“王爷,已传开。
魏洪的倒台,朝中不少人已经开始讨论兵权的空缺,许多大臣开始动摇,尤其是那些曾经依附于魏洪的人。”
朱瀚冷笑:“这正是我要的结果,兵部的权力如果空缺太久,朝中必然会动乱。
若不速速安插新权臣,局势必定更加复杂。”
他走到窗前,望着外面的月光,目光渐渐变得深邃:“我们需要更快的行动,不能给敌人留下喘息的机会。”
“王爷的意思是?”
黄祁问。
朱瀚的嘴角微微上扬:“明日,我们便在宫中安排一次‘秘议’,让各大权臣齐聚一堂。
通过这次会议,看看哪些人能真正站在太子这一边,哪些人还在观望。”
“如果他们还敢站在魏洪一派,我们就不客气。”
朱瀚的语气低沉而有力,“若有人敢再动摇太子的位置,绝不会放过。”
黄祁微微点头,眼中闪烁着一抹冷光:“属下明白。”
朱瀚转身,目光变得更加凌厉:“明日,东宫的权力布局,将再无变数。”
朝堂之上,朱元璋已经端坐在龙椅之上,目光冷峻,四周的大臣们一个个神情紧张,面色沉凝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场即将展开的权力博弈中。
朱标站在一旁,目光不时扫过那些朝中重臣,心中隐隐有些不安。
父皇让他参与此次朝堂之议,虽是信任,但他清楚,今天的决策将会影响到东宫的根基与未来。
“大臣们,今天召集此议,实为朝政大计。”
朱元璋突然开口,声音威严如雷,“魏洪、卢简之事,关乎朝廷命运,也关乎东宫大计。”
一时间,众臣屏气凝神,等待着朱元璋继续发话。
“魏洪之事,已经定案。
朕已命令即刻清除所有与其有勾结之人。”
朱元璋继续说道,“然此事未了,朝中必需有人接手兵部之权,至关重要。”
此话一出,殿内气氛骤然紧张。
所有人都在暗中揣摩,兵部之权归谁之手,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朝局走向。
“太子,兵部的权力,你是否有意接手?”
朱元璋突然将话题转向了朱标,目光锐利,仿佛要从他眼中看透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