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人正是左丞相萧生。
右丞相杜武鹏瞧见这一幕,也是笑呵呵的走了过来,那满脸的假笑从没断过。
“可惜我那些紫色不成器,没法随我们一同去归文郡,到时让这萧老匹夫占了便宜。”
萧生听到这话也没反驳,只是咧开嘴呵呵地笑了笑。
两位丞相亲自前来与孟海打招呼,他这也是够风光的。
孟海自然也得要客客气气地向两位丞相见礼。
左丞相和右丞相两人只是与孟海打了个招呼,便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,毕竟早朝马上就要开始了,他们两个贵为大清丞相,也不必要与一位年轻后辈说太多的话。
孟海在行礼目送两位丞相离开之时,他的目光也望向了大殿当中前来的文武百官。
金銮殿当中的朝廷官员比他上次多了一些,但是这些人当中有些人看他的目光中,却带着各种各样的神情,有的羡慕,有的嫉妒,有的憎恨,有的平淡,有多无奈,有的景仰……
孟海目光扫过大地,尤其是站在自己身后的许多朝堂官员,他收回了目光。
伴随着太监的一声大喊,今日的朝会即将开始。
孟海站回了自己的位置。
他耷拉着脑袋,又开始打起了瞌睡。
伴随着太监又是几声奸细的嘶吼,皇帝和太子从金銮殿后绕了出来。
皇帝身上穿着绣有金龙纹样的服饰,头上戴着鎏金色的皇冠……发簪?
孟海看了看皇帝头上,那既像皇冠又像发簪的东西,有点不清楚,那是个什么玩意。
皇帝似乎察觉到了孟海的目光,毕竟现在所有大臣的脑袋都是低下的,只有孟海一个人昂着脑袋,就算不想被人注意,那也不行啊。
孟海似乎意识到了什么,赶紧低下了脑袋,然后又偷偷地抬了起来。
在皇帝的身侧,还站着太子赵宣。
赵宣身上穿着一件红黄相间的衣裳,整体是以黄色为主,有着红色的条纹,腰间系着玉带,头上也扎着,不知道是发簪还是皇冠的东西。
皇帝高高地坐在最高处的龙椅之上,太子则是坐在台阶之下。
皇帝的龙椅自然是非常气派的,而太子只是坐在了一张小板凳上。
孟海瞧着皇帝和太子同时临朝的一幕,心中大抵猜到了皇帝这次让他参加朝会的用意。
先是一套繁缛的礼节。
孟海看着周围的文武大臣,随他们一起跪下,一起高呼“吾皇万岁”,“太子千岁”之类的字样,跟着周围的文武大臣又是窥一下,又是磕头,又是高呼。
孟海滥竽充数地张了张嘴巴。
等到所有的礼节过后,朝会这才正式开始。
孟海抬头看向了皇帝。
这一眼直接看见了赵琦缘的正脸。
赵琦缘面色并不是很好,脸色还有些苍白,尤其坐在龙椅上,还时不时的干咳几声,可以看得出来,皇帝病的不轻。
赵宣坐在姐姐台阶下的板凳上。
他有些用心地抬起头看了一眼自己父皇,然后站起身来。
“诸位大臣可有本上奏?”
今日的朝会是由太子主持。
皇帝在太子的身后,就相当于定海神针,毕竟这是太子第一次临朝议政,皇帝还得要在后方为太子掠阵,如果太子解决不了的问题,或者手下的大臣有对太子不通礼数的,他这位皇帝就该发挥作用了。
孟海这次来参加朝会也是为了配合太子。
最先站出来的是一个鸿胪寺。
这位官员所汇报的是关于周国使臣的事情。
赵宣对这一切心中有数,所以,面对官员的提问,他侃侃而谈,面对官员所提出的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,他则是虚心求教,向下方的诸多大臣询问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