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9小说网

669小说网>隋唐王朝 > 9 唐朝的公主(第4页)

9 唐朝的公主(第4页)

送亲队伍穿越了茫茫戈壁,翻过了崇山峻岭,跨越陇右、青海,每一步都在书写传奇。

行至玉树,她教牧民垦荒纺织;

路过怒江,她命工匠搭起藏地第一座木桥。

在这一过程中,随行的“十里红妆”,3800卷典籍、5500种药材、数百匠人,也都随她悄然播下了中原文明的种子。

历经数月,将近两年的时间,他们一行终于抵达了吐蕃。

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(今青海玛多县境内)迎接文成公主,并对她展示了极大的尊重和礼遇。

文成公主嫁到吐蕃,松赞干布对她是宠爱有加,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,特意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宫殿,据说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布达拉宫。

文成公主的到来,给吐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她带来了唐朝先进的农业技术,教会了吐蕃百姓如何开垦荒地、种植粮食和蔬菜。

她主持修建的“梯田灌溉系统“至今仍是西藏农业的典范。

通过开凿渠道将山泉引入旱地,文成公主团队让拉萨河谷的粮食产量翻了三番。

更不可思议的是,她带来的“坎儿井“技术改良了吐蕃干旱地区的用水方式。

她带来的各种工匠,传授吐蕃人民纺织、刺绣、建筑等技艺,使吐蕃的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

松赞干布特许她参与政事,吐蕃文书开始出现“两种文字并书”的革新。

她引进水磨、造纸术,让青稞酒香中飘起墨香。

她还推广了《医方明》等医书,建立藏医体系;

随行的汉族医官与藏族巫医展开“医学辩论“,最终融合形成了《四部医典》。文成公主亲自翻译的《黄帝内经》选段,至今仍被藏医学院作为教材。

拉萨“药王山“的石碑上,刻着她的功德铭文:“慈悲之心,治愈苍生。”

在文化方面,文成公主将唐朝的诗书、礼仪、历法等知识传播到吐蕃,促进了吐蕃文化的繁荣。

据传她以“五行算”推演历法,用丝绸交易打通商路,甚至将唐乐融入藏戏。

当看到当地的贵族妇女仍以赭色涂面时,她便用带来的胭脂悄然改变吐蕃妆容。这些细节被记录在敦煌藏经洞文献中,见证着文明的细腻交融。

在宗教方面,文成公主信仰佛教,她将佛教文化带入吐蕃,并在吐蕃修建了小昭寺,供奉佛像。在她的影响下,松赞干布也大力推崇佛教,佛教在吐蕃逐渐兴盛起来,成为吐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一个16岁的小姑娘来到如此陌生又寒冷的地方做了那么多,可见,她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和挑战。

语言不通、文化差异、生活习惯的不同……但她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智慧,逐渐适应了吐蕃的生活。

可惜好景不长,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的第九个年头,松赞干布因病去世。此时的文成公主年仅26岁,当时的处境也是非常危险。第一点是,由于部族之间内部斗争,怕会受到牵连;第二点是,当时吐蕃部落丈夫死了妻子要殉葬的习俗,有人便提议要文成公主殉葬。

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,立马下令召回文成公主,在接到诏书后,文成公主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留在吐蕃。

正是由于唐朝强大的原因,文成公主才免于殉葬。

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,她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,突然离去心中肯定不舍,于是便决定留在吐蕃,为已故的丈夫守了30年寡。

公元680年,文成公主带着无尽的遗憾在拉萨去世,终年56岁。嫁给松赞干布后她一直没有回到家乡,守寡30年,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愧疚让她倍感煎熬。

虽然她的结局有些悲惨,但从她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伟大女性的付出和牺牲。以及他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,赢得了后人,尤其是吐蕃人民的敬仰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